彼得·林德伯格,镜头背后的捕手

作者:杨聃

彼得·林德伯格,镜头背后的捕手0彼得·林德伯格和朱丽安·摩尔在拍摄倍耐力年历

开启超模时代

“我们每天不会为少于1万美元而起床”是琳达·伊万格丽斯塔的经典名言。被称为“The big five”的五位超模——琳达·伊万格丽斯塔、纳奥米·坎贝尔、克里斯蒂·图灵顿、辛迪·克劳馥和克劳迪娅·希弗,是20世纪90年代魅力的缩影。她们会在同一时间在世界各地的主流时尚杂志的封面上出现,无论身处何处都能被一眼认出。只要是她们碰过的东西一定会卖脱销。即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她们心中,“高光时刻”永远定格在范思哲大秀“Freedom!90s”上大唱乔治·迈克尔的《自由》。用辛迪·克劳馥的话来说,“T台上开启了超模时代”。

试想当初乔治·迈克尔没有看到1990年英国版《Vogue》的封面,就不会请她们五人拍摄《自由》的MV,她们不会变得家喻户晓,也不会有由此触发的范思哲大秀。一切都源自《Vogue》那张封面照片,背后的掌镜人便是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

在超过40年的职业生涯中,彼得·林德伯格跨足摄影与电影制作,他以为90年代的时尚摄影带来新现实主义而著称,其黑白为主的摄影风格诠释着真实与纯粹的美感。然而,林德伯格最被人熟识的标签是超模塑造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方,职业女性不断涌现,《Vogue》编辑想请林德伯格拍一组能代表新女性的照片,并希望他创造出“能预见未来十年的东西”。林德伯格回应,那样的话需要不止一个拍摄对象。他仿佛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的变革的气味,“美的概念已然扩大了,单一的金发碧眼、性感黑芭比或是知性沉静,都无法概括新女性的特质”。

他凭直觉选了五位模特。相比于80年代流行的蜂窝头和迪斯科浓妆,林德伯格让女孩们穿着紧身衣和牛仔裤“清汤寡水”地出镜。“那简直跟刚起床素颜拍照没什么区别。”辛迪·克劳馥回忆时说过,“在纽约肉类加工区街道上拍摄的那天非常热。虽然我们其中几个人更亲近些,但那时没有手机,我们还是会相互聊天,而不是各自低头看信息。管理五个都想占据最好位置的女孩并非易事,彼得知道如何控制我们。”

彼得·林德伯格,镜头背后的捕手1纽约街头,林德伯格被刚完成拍摄的超模簇拥

按下快门的那一霎,没人预料到这会成为“超模的出生证明”。多年后,当被问及当时的感受时,林德伯格只是淡淡地回答:“它只是自然地、毫不费力地汇集在一起;你从未感觉到你在改变世界。”事实上,在那之前,林德伯格也拍摄过一组叙事风格的大片,包括琳达和克里斯蒂在内的六个新鲜面孔像宅在家一样,没化妆、仅穿着宽大的白衬衫在海边嬉戏玩闹。他用黑白胶片定格下那一刻她们的鲜活。因为和当时充斥在时尚杂志上的炫目浮夸的画风格格不入,这组照片惨遭弃用。直到八个月之后,安娜·温图尔成为美国版《Vogue》主编时才被重新发现。

自从,温图尔请林德伯格掌镜她1988年的第一期封面,整本杂志和时尚的氛围彻底改变了。封面上的模特妆感自然,上身穿着设计师克莉丝汀·拉夸的高定,下身史无前例地搭配着Guess牛仔裤。林德伯格不喜欢过去时尚杂志刻画的在第五大道遛狗的贵妇形象,“我从未被拿着鳄鱼包的女人打动过”。他认为是时候质疑时尚女性的刻板印象了,美应该关乎她们的个性魅力而不是地位象征。林德伯格任由镜头中的女人抽烟、喝酒、皱眉、闭眼甚至苦着脸,他不要一个标准的笑脸,也不要她们像假人一样摆出造作的姿势。

“狂野之人”是林德伯格另一组著名照片,模特们身着机车夹克、机车靴和迷你皮裙,在贫瘠的纽约“曼哈顿大桥”下后街拍摄。那里一间店面都没有,只有老鼠在大街上四处乱窜。在其作品中,模特总与身后光秃秃的树干、破败的工厂和撒满煤屑的路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只有这种反差感才让他觉得有趣。他注重照片的故事性,更注重照片中的人。不管其中的时尚部分有多么重要,他总觉得自己出现在那里就是去拍摄女性的,所以他并不把自己局限为时尚摄影师,与此同时他认为“任何时尚摄影师,他的照片应该有助于定义一个时代的女性风貌。而这个定义比拍摄一群女孩穿着漂亮裙子深远得多”。在这种镜头的捕捉下,伊万格丽斯塔、克劳馥和图灵顿等模特从海边籍籍无名的女孩们成了优雅的、性感的和有趣的综合体,也成了超级名模。

美是肯定自己的能力

《时尚之眼》旅行摄影《柏林》卷收录了林德伯格在1989年至2010年间拍摄的57幅图片,在其犀利细致的凝视下,风情万种的柏林暗藏欲望与忧伤,同时又充满生命力。这些以黑白为主色调的照片彼此交织,缄默不语。“柏林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而不仅是一座城市。”林德伯格1944年出生于波兰西部利萨,全家因为“二战”流亡至德国中部的工业城市杜伊斯堡。上世纪60年代初,他进入柏林美术学院上完系统的艺术课程后又在克雷费尔德继续过一段抽象概念艺术的学习。“凡·高一直启发着我,但我很快意识到想画抽象作品得先学习古典艺术。所以我去了阿勒斯、西班牙和摩洛哥,两年后再回到德国。柏林可以说是我的出发点。”

1973年,林德伯格以广告摄影师助手的身份第一次拿起照相机。受成长经历的影响,他的视觉语言完全浸泡在厚重的德国表现主义那种阴影单色调的氛围里。五年后,偶然机遇下,他为《Stern》杂志拍摄的一组长达14页的叙述性时装摄影一炮而红,自此正式与时尚结缘。他每年约有35组作品,几乎登上过所有国际知名的时尚杂志封面。人们对他作品的评价是借由全景、中景与特写的转换,凝聚出一种疏离的状态。即使是静止的画面,都仿佛可以听到风的声音,感受到空气的躁动,甚至闻到一种气味。

林德伯格本人看起来很不时尚,甚至不太关心自己的外表。他经常戴着一顶鸭舌帽,穿着牛仔裤T恤,微胖的身材略显臃肿,手上拿着相机走来走去,拍摄时嘴里最常喊出的两个词是“wow”和“beautiful”。伊万格丽斯塔对其印象是,“好像只有那一件衣服,我想他每天都得洗,洗干净了第二天接着穿!”除了工作,他很少出门,离派对越远越好,他希望人们找他是因为作品,而不是因为他在这个圈子里多混得开。

这种平淡的味道,在其作品中也能感受到。他反对精致和完美,想要被他拍摄的女性必须卸掉浮夸的造型和浓妆。杂志社要提前同他签署一份合同,同意不在后期做任何多余的修饰。这也会引发很多问题,比如化妆品公司会向杂志投诉,“模特看起来太憔悴了”。他便会反驳道:“憔悴又怎样?憔悴并美丽着。”林德伯格喜欢拍摄那些自信的女性,在他看来,最美的状态就是最自然的状态。

这份理念的欣赏者不在少数,其中居然包括倍耐力。自1964年以来,意大利的轮胎公司倍耐力每年都会发布一套限量版的年历,并以“最性感”“裸体”“大尺度”而闻名于世。林德伯格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三次掌镜机会的摄影师(1996年、2002年和2016年)。2002年对倍耐力来说是一次成功的转变,日历的主角从裸体模特变成了好莱坞女演员。林德伯格通过照片展现了每一位女性的故事自述。当时甚至连女权主义作家杰梅茵·格里尔都宣称“那是迄今最具挑战性的日历”。

所以在倍耐力第三次邀请林德伯格拍摄系列版本的时候,他提出想以一种更加自然的视角去刻画拍摄对象的要求。“如今人们对美的定义是被商业利益左右的,这很糟糕。”他不止请来了14位平均年龄44岁的国际女艺人,还说服她们全素颜出镜。“如果摄影师有责任反映社会中女性的形象,我必须说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将女性定义为强大而独立的角色。当代摄影师的责任应该是把女人从对青春和完美的苛求中解放出来直到解放每个人。”

彼得·林德伯格,镜头背后的捕手2林德伯格掌镜的Tiffany Love Campaign

时尚摄影之道

时尚评论人蒂姆·布兰克斯(Tim Blanks)在回忆林德伯格和超模时代的时候表示,“当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风潮渐渐被90年代所吞没,时尚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人们将其与30年代和40年代的好莱坞相提并论,不管这个类比有多么的站不住脚,它仍然说得通”。编辑犹如电影制作人,财大气粗的广告商犹如制片人,而应运而生的超级模特则犹如明星,摄影师则像统治好莱坞的导演那样,通过创造图像来激发大众的幻想。

经历了长时间的抗战,时尚摄影的流派得以正式确立。在那之前,即便是名声赫赫的摄影师也对自己在时尚领域的创作不以为然,对他们来说,时尚摄影只是一种观察社会的方式。超模鼎盛时期是明星级摄影师人才辈出的年代,他们从“灰姑娘综合症候群”中脱颖而出——最初被艺术媒体贬低,认为其作品的美感和感染力极其肤浅,但在圈内他们则是光芒四溢。那些精美的照片从姿态和品味上展现了女人对于时尚意识的转变,同时还体现了服装裸露的可接受程度和肢体语言传递出的情感——专断的、积极的、消极的或是性感的、带有挑衅的……照片的场景和拍摄风格经过了精心设计,同时为了突出情调也会融入一些社会化的内容和故事。

在盖·伯丁之前,时尚摄影都是直接在展示女性身体的基础上呈现商品,而伯丁的镜头对准的则是模特的局部,同时将画面营造得有些怪异,这种风格起源于超现实主义,并慢慢流行。赫尔穆特·牛顿是另一位风格缔造者,在他的影响下,时尚摄影不再是冷漠的、布尔乔亚式的,而变得性感、危险。他对裙装的贡献差不多可以和詹姆斯·邦德对西装的贡献相媲美。彼得·林德伯格则是通过“华丽的黑白影像,散发出未经修饰的自然情绪”,英国《The Observer》评论员曾这样评价道。

面对从胶片到数码的转变,林德伯格曾幽默地说道,他一点也不怀念暗房,因为他不得不忍受冲洗胶片的家伙每天抽60支烟。但不可否认,数码拍摄的问题在于过分锐利,丧失了柔和和情感。他经常用photoshop来减少数字效果。同样让他觉得恼人的问题是,数码拍摄变成了一种团队协作。“我站在拍摄对象的前面,每按一下快门,照片就会出现在另一个房间的屏幕上,周围有十几个人在观看和评判。这完全破坏了摄影师和拍摄对象之间的亲密关系。毕竟,亲密关系才是好照片的来源。”

不过,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过分依赖修饰的自拍潮流。“当下对于美丽的定义糟糕得可怕。到处都是狂欢,每个人必须看起来年轻、打扮得年轻。当你翻阅时尚杂志时,看到的全是经过修饰的图像。软件抹走了所有原本的特征。这是一种冒犯。”

就在他坚持倡导自然情绪的Instagram页面上,最后一张照片没有拍摄对象,黑色的幕布寂然无声,无垠海岸上方的暮云滚滚而来,拍摄用的凳子还在原地,只是镜头背后的捕手不在了。 模特林德伯格vogue时尚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