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贵姓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图 谢驭飞)
文/布克
不知为啥,我一直喜欢一个字——盖。盖最早是名词,房屋上的覆盖物。紧接着又成为动词,如盖房子。古人但求有瓦遮头,今人为房子操劳一生,房子从来都是最重要的东西。那么跟房子绑在一起的盖字,简直就是文字里的天生贵族。
“盖”的引申义也个个贵气。盖,就是胜过、压倒、制服,但胜得优雅,充满运动家精神,就像费德勒的比赛。盖,就是覆盖、占领,全面彻底,不霸凌强势,让人心服口服。盖,就是盖章,表示敲定、契约的形成。
盖也是古人常用的发语词,用在句首作为语气助词。盖闻张三家闹鬼、盖闻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但这个用法忽略无妨。今天谁要是来一句“盖闻昨日股市大涨”,那估计要挨打。涨了也打,盖因“盖闻有人装大象”。
所以盖始终是一个好字。在唯一负面的“掩盖”里,坏人也是掩,盖只是被无意牵扯进去的良好市民。
除了意思,盖的至少一半魅力来自于它的去声读音,充满说一不二的权威,完美契合胜过、覆盖的意思。因此名字里有盖字就很沾光。
中国有杭州、兰州、郑州等一大堆州,但名字最响亮的,我觉得是辽宁的盖州,全盖其他州。后来盖州改名叫盖县,有点儿泄气,但不耽误它成为点石成金的法宝。盖县大海蜇、盖县大苹果、盖县大珍珠……加上“盖县”俩字,那就是最好的,而且唯恐被怠慢了,还必须加个“大”字。其实盖县没一样是最好的,但别的地名不具备这种光环,喊不出这种快感。这虽然颇为农家乐式审美,但也正好说明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盖字通吃,雅俗共赏。
盖也是姓氏。姓了盖仿佛人生已经成功了一半,堪比德国人名字里的“冯”,而且它很有满族韵味儿,就像“赫、索、郎、萨”一样有种北方的原始美感。名字里有这些字的人不会是放羊的或打鱼的,肯定是王侯,至少也是萨满。
但其实,盖字用作姓氏时,正确的读音应该是gě,与“葛”同音。这事儿属于冷知识,甚至多数姓盖的自己都不知道。这就很黑色幽默。一个天生赢家的姓氏的一半效力,建立在长年累月的全民误读之上。但要是为了真理,纠正盖姓人以后都叫葛某某,那就糟践了好东西,把萨满直接变成农奴了,我们这帮看热闹的都不同意。所以,官方也不较真。在中高考填写姓氏代码的时候,盖姓考生选择gaì或者gě的代码都行。这是我同事小盖告诉我的。
读音的事儿可以就当谁都不知道,盖姓人还有别的烦恼。还是小盖,每当她说“免贵姓盖”,对方就问“哪个盖”?于是烦恼就来了。小盖尝试了好多,我们也帮着出主意。盖房子的盖,高级白领们不喜欢被土气的词儿唐突;盖章的盖,草根劳动者不喜欢被生僻的词儿难住;盖被的盖,跟床有关犯了大忌;盖州的盖,不是辽宁的听不懂;盖帽的盖,不打篮球的听不懂;盖饭的盖,小盖自己都笑了。
当然,还有最唯恐天下不乱的,“就是本来应该念葛,但大伙儿都读成盖的那个盖”。 盖贵姓生活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