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导条约”与贸易问题

作者:宋晓军

“中导条约”与贸易问题02月1日,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宣布美国退出“中导条约”

8月2日,由于媒体对特朗普当日发推文称9月1日将对3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的关注,而忽视了稍后美国务院网站上发布的一篇美国务卿蓬佩奥关于美退出“中导条约”(INF)的讲话。

在讲话中,蓬佩奥先强调了美“退约”完全是因俄方率先违反了INF,然后在讲话的最后说:展望未来,美国呼吁俄罗斯和中国与我们一起抓住这个机会,为我们的国家和整个世界带来真正的安全成果。很显然,这句话至少表明了特朗普政府退出INF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把中国拉入新版的INF谈判。当然,鉴于中国军方目前准备的约80%以上的各型导弹都在原来的INF限制范围之内,中国肯定不会接受。但问题是美国为什么还要设置这样一个议题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可先说一下8月2日当天特朗普发的另一条推文。8月1日美参院继众院通过了2020~2021为期两个财年的联邦预算案后,也以67票对28票通过了该预算案。鉴于众院有132名、参院有23名共和党议员因不满预算案中的国防开支偏低而非国防开支偏高投下了反对票,所以特朗普在8月2日发了一条“安抚”性的推文。推文大意是,两年预算案的通过可让共和党安心关注2020年总统大选了,而“总有足够的时间来削减(非国防)开支”。

特朗普为什么要发“安抚”性的推文呢?原因是投反对票的共和党议员认为,既然已把中、俄定为了主要竞争对手,就必须在扩大国防开支的同时压缩非国防开支,进而在控制联邦赤字基础上保持对中、俄在贸易和军事上的“双向”施压。但特朗普为了在明年总统大选期间不受联邦预算的牵绊,只能向民主党妥协,让国会共和党领导做工作通过了民主党还比较“满意”的两年联邦预算案(在两个财年中的国防开支分别为7380亿美元和7405亿美元,非国防开支分别为6320亿美元和6345亿美元)。至于部分共和党议员对国防开支的不满,可以通过退出“中导条约”解除对陆基中程导弹部署的限制以补偿对中、俄施加的军事压力。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美防长埃斯珀8月3日在澳大利亚表示他同意在亚洲部署陆基巡航导弹和中程导弹,而这就与一天前蓬佩奥试图将中国拉入新版INF的讲话对上了。也就是说,既然中国不同意加入新版INF谈判,那美国就会在亚洲部署旧版INF限制的陆基巡航导弹和中程导弹。很显然,埃斯珀和蓬佩奥这对昔日“西点同窗”成功地把“退约”与对中国进行军事施压“巧妙”地结合了。那么接下来对中国的贸易施压呢?其实特朗普向民主党妥协也有继续施压的意思。因为在7月30日和31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两次辩论中,共提到了25次“中国”一词,其中有24次都是有关贸易问题的,只有一次是涉及有关中国核武器。 中导条约军事特朗普

上一篇: 代号“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