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防白皮书中的“内部条件”
作者:宋晓军7月24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介绍《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张宇 摄/视觉中国供图)
北京时间7月24日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当天就有媒体朋友问我最关注这份“白皮书”的哪些内容。我回答说:根据我看到相关信息所感受到的中国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我最关心的是“白皮书”中的第四章“改革中的中国国防和军队”和第五章“合理适度的国防开支”。
先说我感受到的“外部环境”。就在“白皮书”发布之前的48小时内,美国发生了两件与中国外部安全环境相关的事情。一是7月22日美国会与白宫达成了一项提高“债务上限”为期两年的联邦财政预算协议。据此,美国在2020和2021财年的国防开支分别为7380亿美元和7405亿美元,均高于2019财年的国防开支。二是7月23日美参议员以90票对8票高票通过了埃斯珀(Mark Esper)为美国防部长。考虑到2018年1月美国防部通过的把中、俄列为主要竞争对手的《国防战略》以及埃斯珀7月16日在参院听证会期间提到了59次“中国”的背景,我就做出了未来中国的外部安全环境会有越来越大的来自美国的压力这一推测。
再说我通过“白皮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感受到的“内部条件”。在“白皮书”第四章中,虽然首次展示了中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历史性成就,但在之后的答记者问环节,中央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王伟大校也解释了,在“指挥体制改革”和“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完成后,“政策制度改革”仍在推进,具体是:2020年前完成各系统各领域主干政策制度改革,2022年完善各领域配套政策制度,构建起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而他的这一描述,也体现在了“白皮书”的第五章中。在第五章公布的2017年中国的国防三大项开支中,人员生活费占到了30.8%,训练维持费只有28.1%,装备费占到了41.1%。这与1998年中国首份“国防白皮书”中公布的1997年国防开支结果相比,虽然人员生活费有所降低(1997年为35.89%)、装备费有所提升(1997年31.45%),但训练维持费反而下降了(1997年为32.66%)。而这无疑与军委“聚焦打仗”的要求是有距离的。简单说,“聚焦打仗”必须提高训练维持费占比。比如在美军提交的2020财年开支中,训练维持费占到了约41%,装备费约占35%,人员生活费约占24%。
最后我想说的是,随着美国的国防费和国防部长的到位(7月26日美参院又以89票对1票通过米利于9月接任参联会主席),中国的外部安全环境无疑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中国军方所能做的,只有通过加快、加大国防与军队改革的步伐和力度来改善“内部条件”。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通过推进涉及复杂利益关系和军用、民用技术对接的“政策制度”以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改革,尽量降低国防开支中的人员生活费和装备费,把更多的国防开支投入到与一线作战部队作战能力密切相关的训练维持费中,或许才能兑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与军队现代化”的目标。 国防军事国防国防白皮书白皮书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