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朝圣古道徒步线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著名朝圣古道徒步线路0五台山·朝台

我国山西省东北部的五台山“朝台”,有着比熊野古道参拜更为悠久的历史。相传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应化道场,其五座山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叠土之台,故而得名。

唐代本就是五台山佛教的极盛时期。晚唐进士姚谟在《大唐润州句容县大泉寺新三门记》中指出:“今天下学佛道者,多宗旨于五台”,记录了五台山当时天下佛宗的地位。日本的圆仁大师可算作唐时的海外朝台旅者,他在著名游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述了朝台途中所见寺院“峻崖上建立,四方崖面,尽是花楼宝殿”,十分生动。

直至明清,五台山都香火不绝。每年四月至十月,进香者络绎不绝。

2009年,山西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驴友们将打卡五台山五峰的路线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其中顺时针路程达70公里,累计爬升3800米,相当于登顶北京香山七次。尽管如此,每年前来朝台的善男信女仍络绎不绝。2015年底,忻州五台山机场正式通航,国内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均有直飞航班。

冈仁波齐·转山

坐落于我国西藏境内的冈底斯群山之中,冈仁波齐峰是多个宗教传说中的神山。

冈仁波齐峰6638米的海拔比起邻近的纳木那尼峰(7694米)还矮上一截,但据信因地位超然,至今仍然未有人登顶。相较之下,山脚下的“转山”则流行起来。人们把在藏区环山徒步称为“转山”,其最初“转”的就是冈仁波齐,但这其实是苯教的遗俗。

当地平均海拔超过3900米。“转山”一圈总程50公里左右;塔尔钦作为徒步的起点,只是冈仁波齐山脚下一个小村庄,不通班车;途中,环行者还需经历最高海拔5630米的卓玛拉山口的考验。不过,“转山”依然常年不断,其缘由不尽相同——为巡胜、为健体、为灵魂升华,或为践行当地传说:一圈可洗尽罪孽,十圈可免轮回狱,百圈可立地成佛。

法兰奇纳古道·朝圣

在大陆的另一端,西欧的法兰奇纳古道则颇具国际主义,其行程穿越欧陆诸国。在中世纪,来自不列颠的天主教徒,横渡英吉利海峡,穿越法国北部的平原地段,随后翻越瑞士南部的阿尔卑斯山,纵穿意大利亚平宁山脉,最终来到罗马,参观圣座和天主教早期使徒们的坟冢。10世纪的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西格里克曾在罗马会见教宗,在原路返回英格兰途中,他记录了这条路线。后世许多旅行者都遵循着他的足迹。

不过,与天主教另一条重要的朝圣路线——圣雅各古道相比,法兰奇纳古道上的徒行者还未成规模。2012年,大约只有1200人走完这段行程。古道沿途的住宿也较圣雅各昂贵,露营成为多数时候的选择。好消息是,意大利政府已于2010年开启了境内路段的修复工程。未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这条线路可能会延伸至阿普利亚港,登上甲板,直达地中海的另一端,成为西方徒步爱好者重温中世纪耶路撒冷王朝的陆地前奏。

印加古道

在圣雅各之路的终点圣地亚哥古城,望向大西洋彼岸,位于新大陆南美的印加古道,成为徒步爱好者所能巡礼的最新成熟线路。

印加古道是在1438~1532年期间,西班牙人入侵以前,南美本土的印加帝国沿着安第斯山脉修建的山路,总程合计超过2000公里,覆盖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5个国家。

为旅客准备的徒步线路则比较亲民:从拉克塔帕塔遗址直到闻名世界的马丘比丘,全程80多公里都在秘鲁境内,四至五天可以走完。不过,由于担心人为污染,自2005年起,秘鲁政府将印加古道的每日徒步人数限制在了500人,这其中还包含了300名工作人员。马丘比丘的游客数也被限制在每日2500人。

和上述几条朝圣路不同的是,当年开辟这条道路时的印加神祗已无人信仰。然而多年以后,当徒步者完成这段世界地图最西端的朝圣路线时,他们或许会忆起马尔克斯笔下魔幻与现实动荡交织的年代,旧世界祖先登陆这片大陆时的欣喜,以及印加帝国曾经的辉煌。(整理:郜超) 徒步户外运动古道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