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还会再玩一次“快闪”吗?
作者:宋晓军6月20日,美军中央司令部的一份声明称,一架RQ-4“全球鹰”无人机(资料图),于当地时间20日在霍尔木兹海峡上空被伊朗地对空导弹系统击落(视觉中国供图)
6月21日,特朗普发“推文”解释了他为什么没有最终下令对一天前伊朗击落美无人机实施军事打击报复。随后几小时,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航天航空部队司令哈吉扎德(Amir Ali Hajizadeh)也就一天前击落美无人机相关问题发表了谈话。
先说特朗普在“推文”中传递出的两个关键信息。一是当特朗普听说要对伊朗进行报复性打击可能会造成150人死亡后,他在行动开始前10分钟叫停了;二是他在“推文”的最后提出了一个对伊政策的目标,即“伊朗永远不可能拥有核武器”。再说哈吉扎德讲话中传递出的两个关键信息。一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6月20日凌晨2点05分和3点55分,分别向进入领空的美无人机发出了四次警告,最后在警告没有收效后才于凌晨4点05分发射导弹将无人机击落;二是哈吉扎德说本来还可以击落与美无人机一起进入伊朗领空的美海军P-8A反潜巡逻机,但考虑到机上有35名乘员所以没有将其击落。
很显然,从双方相距几小时发出的四则关键信息上看,既有明确的时间,又有对对方在军事上的“克制”。尽管双方这种口头上说的军事上的“克制”都让人有些存疑,但毕竟与一些媒体炒作的紧张气氛相比,违和感并没有那么强烈。同时,特朗普在“推文”里传递的“伊朗永远不可能拥有核武器”那个对伊政策目标,与一周前安倍传递出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所强调的“三不”原则(不制造、不拥有、不使用核武器)似乎更加吻合。因此,从这次美无人机被伊朗击落后24小时内双方的反应上看,似乎都没有将局势推向激化的意愿。在这个判断下再看双方的“死结”,还是源于“伊核协议”。特朗普在要退出“协议”并实施经济极限施压的前提下与伊朗重新谈判。而伊朗的态度则是,只要特朗普政府不回到“协议”框架内解除经济制裁,伊朗就不会谈判。那么这个“死结”与无人机被击落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就在6月22日,特朗普再次就伊朗问题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他“感谢”了伊朗没有击落机上有38人(原文是38人)的P-8A反潜巡逻机,同时他还说6月24日将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并说如果伊朗放弃发展核武器的企图,“他们将拥有一个富裕的国家……我将成为他们最好的朋友”。很显然,特朗普采用“快闪”的方式把美无人机被击落一事“闪”过去后就直奔美、伊之间的“死结”了。当然,这次“快闪”的代价是让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小赢”了一回合。
那么解开美、伊“死结”近期会有什么观察点呢?一是6月27日伊朗在“伊核协议”允许下将把丰度为3.67%的浓缩铀存量提升至300公斤;二是7月8日后如“协议”其他签署方再不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伊朗将采取进一步行动。也就是说,自6月27日起,伊朗就开始逐渐增加可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了。而这正是2011年底奥巴马准备连任竞选时所面对的局面。可见这是继美无人机被击落后鲁哈尼政府再为特朗普出的一道必答“选择题”。那么面对这道“选择题”,特朗普会像对无人机被击落那样再玩一次“快闪”,让鲁哈尼政府继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后也“小赢”一回合吗?前提是特朗普已经想清楚了,比起激进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而言,鲁哈尼政府也许是他目前甚至连任后能打交道的最克制的一届伊朗政府了。 伊朗革命无人机军事特朗普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朗经济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