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0

整理/郑院鸳

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1

《雪国列车》(2013,韩国、美国、法国)

《雪国列车》改编自法国科幻黑白漫画《Le Transperceneige》。原著共有《逃亡者》《勘探者》和《交错》三卷,第一卷即获得1985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的基督教大奖。作者罗切特的极简黑白画风,吸收了美式漫画、黑色电影风格,以极富表现力的神态,成为上世纪80年代法语漫画向着成人方向转变的潮流中一部意义重大的作品。作者关于末日灾难的科幻设定是地球气候突变,人类面临灭绝,只有科学家威尔特建造的列车被永动机驱动,环绕着地球循环运转。列车有严格的层级划分,前部车厢是上等社会,人们衣食无忧,物质与欲望泛滥。在尾厢,“蹭”上车的人忍受着极度困苦。

影片则延续漫画第一卷故事框架,然而情节、人物和结尾都基本将素材全部打碎。在原著强调环保的基础上,影片赋予了乔治·奥威尔般的政治寓言隐喻。故事以好莱坞常用的英雄叙事开场,尾厢人民在造反青年柯蒂斯的领导下突破节节车厢向车头进军,关于车厢秩序的真相也浮出水面。导演对人类命运、人性以及集权本质进行了探讨。

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2

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3

《亚人》(2017,日本)

原著《亚人》由樱井画门创作,连载于讲谈社旗下漫画杂志月刊《good!Afternoon》,悬疑与动作结合,通过对速度感和空间临场感的描写,展现出了像在欣赏画作般的魅力。

“亚人”是不会死亡的新物种,有些亚人能够召唤常人看不到的黑色幽灵。因极高的经济价值以及数量稀少等原因,被发现的亚人往往会遭到人类的追捕。原著中,高中生永井圭被卡车意外撞死,却马上复活,成为“日本国内第三个亚人”,从此被高额悬赏。不想成为实验动物的他与好朋友海斗展开了浪迹天涯的旅行。电影对原著人物进行了较大改动,亚人佐藤曾接受20年的活体实验,对人类深恶痛绝,依靠进行恐怖活动来威胁政府,提出建立亚人自治区的诉求。高中生永井圭被发现成为亚人后,被日本政府抓去做残酷的活体实验,佐藤救出了永井圭,希望他能够加入自己的反政府阵营。永井圭不认同佐藤的理念和残暴作风。身处旋涡的永井圭知道,佐藤与自己的亚人战争开始了;与此同时,人类和亚人之间的博弈仍在继续。动作戏成了真人版《亚人》分量最大的部分,而对“不死”“异族”的主题探索令人遗憾地只停留在打斗之余的简单对白中。

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4

《杀戮都市》(2011,日本)

《杀戮都市》是日本漫画家奥浩哉的科幻漫画,2000年连载于《周刊Young JUMP》。故事发生在“GANTZ”的神秘世界,主角是一名高中生玄野,他在地铁里遇见了小学好友加藤胜,当时正义感强烈的加藤打算把摔落轨道上的醉汉抬上月台,因此向在场的玄野寻求协助,但遭受意外而双双身亡。但他们在死亡的瞬间被传送到一个神秘封闭的房间,在这个房间里,都是本应死掉的人。房间中的黑色球体突然亮起来,发出了指令,奇异的黑球赋予他们新生,但代价是要完成杀死怪物的任务,他们就在残酷中开始了杀戮生活。

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5

电影中有四成是CG镜头,对于这部超现实作品,佐藤信介导演坚持融合CG与实拍,由此打造符合原作风格的“浑然一体的不可思议感”。这一理念集中体现在了星人身上,影片中登场的葱星人父子、田中星人和若干佛像星人皆为日式特摄片手法加电脑视效的产物。由于其特别的世界观以及对于人性深入的探讨,这部漫画在近十年以来一直热度不减。本片改编自原著中前三个故事,虽然进行了简化,但由于其炫丽的战斗场面,影片仍大有可看性。

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6

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7

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8

《攻壳机动队》(2017,美国)

《攻壳机动队》是日本漫画家士郎正宗于1989年5月开始在讲谈社的青年漫画刊物《周刊Young Magazine》上连载的漫画。起初由于作品基调灰暗,不符合当时的潮流风格而不被看好,但是随着剧情的展开,作者的编剧能力与画功,以及哲学的内涵震撼了读者的心,很快就成为了当时漫画界最热门的话题,并被多次改编为动画电影。

2029年,以光、电子和生化技术为基础的电脑、AI和网络主导着每个人的生活,人和机器似乎只能通过有没有“灵魂”来区分。为对抗日益新颖的网络犯罪,日本内务省组建了一支以素子少佐为队长的秘密特殊部队“公安九课”(通称:攻壳机动队),通过一些特殊方式秘密解决无法常规处理的非常状况。

真人电影由斯嘉丽主演,制片人谈了关于选角的争议:“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日本故事,它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故事,所以它的焦点不只是日本,而是全世界,所以我觉得用国际化的方法处理才是正确的。”影片融合了从剧场版到TV到Arise各个系列中的很多元素,选取了较为流行的对自我的寻找和认知主题。因为导演很喜欢原作动画电影,所以致敬镜头非常多。动作场面可圈可点,视觉效果很华丽,既有科幻大片感,电影的美术设计又充满了日本80年代的多彩风格。

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9

《诸神混乱之女神陷阱》(别名《妖兽世纪》,2004,法国)

电影改编自恩基·比拉的漫画《尼可波勒三部曲》,包括《诸神混乱》《女人陷阱》和《寒冷赤道》三部作品,后连载于美国漫画杂志《重金属》 。此故事曾被法国出版杂志选为年度好书,是法国出版史上唯一一本入选的漫画书。恩基·比拉由漫画家转变为导演,将《诸神混乱》改编为电影《女神陷阱》,耗时4年制作完成。将精彩的平面漫画场景转化为生动的3D动画,将未来的纽约市搬上大银幕,演员与3D人物和场景的融合十分完美。改编时还保留了漫画本身的“成人风格”,将情欲、爱憎融入非凡想象中。

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10

2095年,真正具有人类身体的人已经消失,存在地球上的只是基因突变后的生物人。纽约的天空中出现了金字塔飞行物,塔内是被诸神判刑的鹰头人身的太阳神。而他只剩七日寿命,为了延长自己的生命和法力,决定在凡间找一对男女生育自己的后代。被冰冻的太空人尼可·波勒成为了他的目标。最终,太阳神成功地附在了尼可·波勒的身体里。吉尔是拥有流出蓝色泪水特异功能的蓝发女子,她对自己的身份常感到困惑,同时沦为了大型医药企业的实验对象。当她成为太阳神的目标后,神、人之间的交错情欲给影片蒙上神话色彩。

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11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2017,法国、德国、美国、中国等)

法国漫画家克里斯坦和梅齐埃创作的《星际特工》在欧漫中享有盛誉。它所缔造的科幻映像被《星球大战》等诸多科幻名作大量借鉴。作品以无尽的宇宙为背景,探讨了诸多宏大的现实议题,如工业对人的影响、女性主义、环保主义、言论自由,这些在硬科幻的外壳下轮番登场。

来自漫画的科幻大片12

影片中,人类和众多外星种族共同生活在千星之城阿尔法,韦勒瑞恩和洛瑞琳被选为阿尔法的守护者,他俩是警卫部的执行人员,受命去拦截一种稀有物品的交易。这种物品与本该在数十年前就消失的稀有族群珍珠人有神秘的关联。二人追寻凶手,慢慢发现了几十年前关于缪星和珍珠人灭绝的真相。整个电影是一种诙谐、浪漫、追求趣味性的风格,穿插男女主的爱情戏。对人性探讨的英雄故事和商业大片的包装,犹如一部太空歌剧。

漫威和DC

DC漫画公司成立于1934年,漫威漫画公司成立于1937年,两家以超级英雄为核心的公司几十年来竞争从未停止。

漫威电影宇宙是以超级英雄电影为中心架构的世界,由漫威影业基于漫威漫画出版物中的角色独立制作的系列电影。旗下有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银河护卫队等超级英雄。先拍各个角色的故事,后拍英雄战队“复仇者联盟”,各部影片的设定统一,埋下相互联系的伏笔,形成统一的世界观。2009年,迪士尼公司收购了漫威娱乐。

DC直接从属于华纳兄弟公司,但没有独立的部门。1938年6月,公司在《动作漫画》创刊号上创造出世界第一位超级英雄——超人,旗下拥有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等超级英雄团队。

漫威和DC的电影风格各异。漫威尽力与现实世界接轨,让自己的宇宙与真实世界一致;DC则构造虚构世界,画风较暗黑,注重人文深度,不能像漫威电影那样给观众带来更大的感官刺激与娱乐。因而在电影市场,漫威强于DC;但在动画领域,DC则无疑胜过漫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