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松:探索火星,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憧憬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韩松:著名科幻作家
虽然写过众多关于宇宙的科幻作品,对于韩松来说,宇宙仍难以理解、无法解释,是一种“很别扭”的东西。所以,韩松认为,人类走向外太空是建立一种新的世界观、宇宙观和生命观,是寻求对宇宙的理解,从而理解我们自己。这是我们在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过程。
在太阳系中,火星与地球最像。不少人认为,探索火星可以获得大量资源,为人类生存打造新的伊甸园。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到外星球生活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因为冒险、勇敢、探索未知都是人类的天性。“前往火星,不一定是因为‘地球没法居住’这样的实际考量,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憧憬。换言之,‘到火星上去’会激发人类的探险进取精神,激发人本性中最强大的创造力,释放我们的天性。这是智慧生命最重要的特质。”韩松说。
Q 如果火星有生命,在您的想象中,会是什么样?
A 人们认为,如果能找到火星生命,可能是一种低级的单细胞生物。但在科幻中,有许许多多关于火星人的想象,还有火星人与地球人的大战。我觉得,对待外星生命,要有悲悯心,毕竟人类的活动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千万种生物。同时,也要警惕外星生命的危险性。迈克尔·克莱顿科幻小说《天外病菌》对此作了非常形象的描述。
Q 最近发现快速射电暴成为热点话题,您是怎么看的呢?
A 快速射电暴引起了社会热议,表明我们对太空对宇宙的关注在上升。现在有了4亿中产,中国人解决温饱后,可能就会关心“我是究竟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等等问题。康德的“头顶星空心中道德”的命题,可能会被更多人经常谈论到。这里面颇受关注的自然还是那个问题:人类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独。外星人存在吗?这也是我一直想知道的。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在宇宙中是非常普遍的,那里一定也具备产生生命甚至高级智慧生命的条件。我们对外星生命的探索,有可能从趋于玄幻的想象进入更实际的科学研究。对此我们大可以期待。
文 / 二咩 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