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的信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莫幼群
我儿子无比喜欢工人阶级。他才两岁。这些工人阶级当中,包括某大型超市里开铲车的一位姐姐。只见她灵活地在两排货架之间的逼仄空间中转来转去,将成捆成箱的罐装可乐和啤酒铲上铲下。我儿子则在旁边,小黑眼珠转上转下,不带眨巴地看上一个小时。在他眼里,这位小姐姐比骑着扫把的小魔女还要神奇。
包括野生动物园里开挖掘机的一位叔叔。大象加老虎再加那位忙碌的海狮演员,其吸引力都比不上在空地上开挖掘机的叔叔。我儿子站在稍远处的泥地里,不惧泥泞地看上一个小时。我寻思,蓝翔技校如果开一个托班幼儿班啥的,说不定还挺受欢迎的。
包括小区里骑三轮车收废品的一位伯伯。那些骑着更高级的电动三轮车的快递小哥就更不用说了,我儿子统统把他们当作神奇飞侠,羡慕不已。有时候还会跟在车子后面一路小跑,边跑边欢叫,让人误以为我家买了什么了不得的快递。
这让我犯了疑惑,他究竟是喜欢工人阶级还是车呢?说起来,车是小男孩绕不过去的大山。每个男孩都会着迷于它不知从哪儿来的动力,还有那滚动的轮子。轮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相当于母亲;电是世界上伟大的发明,相当于父亲——绝大多数科学史家这么认为,因为他们的孩子这么觉得,因为他们也曾经是个孩子。
说得哲学一点,轮子是人类无数次观察石头的滚动、果实的行走、刺猬的落跑、雪球的爆发、星星的滚落,而迸发的灵感。如同几何中的圆,是对大自然伟大的抽象表达。而动力,无论水能、风能、煤能,还是电能、核能、生物能,都是人类利用自然素材和发明创造,为自己赋能的最重要的工具。孩子着迷于车子,是以他独特的方式,在学习一部波澜壮阔的科学史。
我儿子还不大发得准“车子”这两个音,他管它叫“嘀呜”,大车是“大嘀呜”,小车是“小嘀呜”。除了马路上跑的大小“嘀呜”外,他拥有的最大玩具“滴呜”是一辆明黄色奥迪仿真车,可以坐进去装模作样地驾驶,行停自如。他经常按下车上的“摇动”功能键,让这辆最大的“嘀呜”上下摇晃,然后离开座椅趴在地垫上,乐此不疲地观察轮子的运动。
这又让我犯了疑惑:他喜欢的究竟是车子还是重复呢?这是一个一次能坐30趟自动扶梯的小人儿,我想商场的监控应该记录下一个白发中年男带着孩子不断上下扶梯的可笑画面;也是一个一次能重复20回洗手擦手动作的小人儿,他的小手是洗干净了,但袖子和前襟都湿透了。
他必须不断重复,并得到相同的结果,才能用自己萌动的小脑袋瓜理解这个转动的世界,才知道这个世界是可以信赖的。
那三个工人阶级可以信赖;所有大大小小的车子可以信赖;透明的水和不透明的毛巾可以信赖;一开始看起来可怕的自动扶梯可以信赖……
爸爸可以信赖。理由:愿意陪着他在每件幼稚的事情上重复一万遍。 生活圆桌社会万象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