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敌者与叛国者
作者:张斌12月5日,虽是所谓“大限”,悬念高悬,但国际奥委会所有的举措在艰难寻找到的平衡中,没有超越世人的想象。手握报道权的俄罗斯电视台,第一时间在屏幕上声称将拒绝转播没有俄罗斯旗帜的平昌冬奥会,一副同仇敌忾的样子,其实不过是一时气盛罢了。普京方寸未乱,一笔带过,想以个人身份参赛的尽管去好了,政府不作阻拦。
普京的表态很重要,否则在俄罗斯电视台上终日不休的口水节目里,把自己扮演为复仇女神的各色嘉宾们出离愤怒,将那些有意奔赴平昌参赛的俄罗斯选手斥责为“通敌者与叛国者”,只是大家都在回避提到在美国某地秘密保护居住之中的罗琴科夫博士的名字,这位叛逃至美国的前俄罗斯反兴奋剂实验室负责人简直具备着核弹当量的破坏力,在他的名字前早就无数次被冠以了“通敌者与叛国者”,只是不知道是否日后会来一次“虽远必诛”。两任俄罗斯反兴奋剂委员会主席近两年连续离奇丧生,则让这部通敌大戏的背景愈加显得诡异。
愤怒的俄罗斯人一夜之间情绪回到遥远的惨烈为国战争中,人类体育史上罕见的羞辱倾泻而下,让咬碎钢牙说出的所有否认都变得苍白无力,想要回击,意欲报复,无从下手。那些与克里姆林宫关系尚好的一些西方媒体在做着调和的工作,他们在Twitter账号上发出苏联红军攻上柏林国会大厦,升起镰刀斧头旗帜的历史老照片,配上文字“其实呢,气质并没有那么重要嘛!”
索契冬奥会从来都未曾平静过,一路接受着西方世界的各式拷问,一会儿是同性恋话题,一会儿又是人权大意,再不就是奢侈贪腐。普京未曾真在意过,这届冬奥会一时之间让他无比满足,自定义为总统岁月当中的“经典时刻”。时间回到2007年,索契申办,普京御驾亲征危地马拉,极度罕见地在公开场合说起了英语,“这不是针对俄罗斯体育成就的再认识,而是要超越疑惑,改变对这个国家的认知。”这话毫无疑问可以打动俄罗斯公众,苏联解体后,人们迫切寻找心灵疗伤忘却困苦的契机。
赛场上的强盛来得容易些,申办成功之后三年,俄罗斯在温哥华赛场上一派衰败,仅仅入账三块金牌。夕阳下,世界都在目睹老大帝国的不堪背影,时任体育部部长的穆特科被视为罪人,最辛辣的讽刺是俄罗斯体育投入还比不上富翁们的97顿早餐。小梅总统也震怒不已,要求彻查俄罗斯体育系统,以雪国耻。那位“叛国者”罗琴科夫到美国后披露,正是温哥华的惨败,刺激了俄罗斯无尽的求胜欲,暗自里做出了决策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在索契迎回尊严,身为东道主,大国躯壳,怎有退路呢?这不惜一切代价的直接后果也就是如今的“国家资助的体系性服用兴奋剂”吧,逻辑基本靠谱。
赢的感觉真好,谁也不会拒绝,俄罗斯人似乎格外渴望,普京大帝不断承诺给国人一个“可以赢的国度”,人同此心。2014年,在普京心中兴许他设定的一个转折年份,迎来一届奥运会的举办,赢得压倒性的竞赛胜利,让国民有机会为国家而骄傲,加之日后的克里米亚战争,那大国必然崛起的。
俄罗斯有一句民谚,“只要不被抓到,那就永远不是小偷”。近两年披露的所有材料显示,俄罗斯动用了一切的手段,确保兴奋剂服用的事实不被外界查到,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俄方一直否认的国家行政和秘密警察资源。当年的体育部长穆特科如今已贵为俄副总理,是明年世界杯赛的第一操盘者,如今他已遭国家奥委会终身禁止参加奥运会的处罚,但明年世界杯的开幕式上世界还会看到这张很有标志性的面孔的。 禁赛体育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