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与质量并重的加拿大教育

作者:苗千

平等与质量并重的加拿大教育0

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毗邻渥太华大学,在使馆工作的驻加公使衔教育参赞杨新育女士为我们介绍了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的基本情况。截至2016年,仅凭中国使馆的不完全统计,在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访问学者,加上来接受短期培训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8.6万人。中国留学生大多集中在大城市里,加拿大东部的多伦多就有大约7万中国学生,光是总共有7万名学生的名校多伦多大学就有1万名中国学生就读;西部的温哥华有大约5万人,其余也大多集中在蒙特利尔和渥太华等城市。中国留学生占到加拿大留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很多人最初选择来加拿大留学,是因为其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以及加拿大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而实际上,过于集中在大城市中学习和生活,竞争也可想而知会更加激烈。杨新育女士介绍,据统计毕业之后能够在加拿大本地找到工作的中国留学生大约只占到总人数的1%左右。

虽然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的就业比例看上去不高,但从中国来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的人数仍然一年高过一年。目前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有大约45%就读本科课程,而越来越多的小留学生来加拿大是从中学开始读起,其中加拿大的9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一年级)又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在加拿大的12年义务教育系统中,从9年级入读可以免除测试英语能力的雅思考试。这固然可以让很多中国孩子的留学准备工作相对轻松,却也造成了很多小留学生在出国之前语言能力太差,对加拿大的教育体系一无所知,之后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

中国学生在加拿大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语言问题,很多人的英文水平都不过关——杨新育女士说出她为中国留学生服务的一些感受——虽然加拿大是英语和法语双语国家,但实际上只有包括渥太华大学在内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实行双语教学,在大部分地区都是使用英语教学。即便如此,很多从小就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对于语言的准备仍然不充分。即使是生活在加拿大,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也更喜欢生活在一起,多数时间仍然生活在纯粹的中文环境中,并不能感受到加拿大独特的多元移民文化。另外,杨新育女士说,很多小留学生的家长也应该意识到,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留学,在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并非每个留学生都能感到如鱼得水。学生和家长在留学之前都应该充分了解加拿大的教育体制,并且做好独立生活的准备,增强安全意识,做出理智的衡量和判断。

平等与质量并重的加拿大教育1

这里是北美

想要了解加拿大的教育体制及其特点并不容易。这个国家曾经是英法两国的殖民地,各方面都深受英国和法国文化的影响。而我在加拿大的时间里,不断地听到一个词“北美”——这又意味着在这片新大陆上,虽然其主流语言文化源于古老的欧洲,但也早已与英法分道扬镳,不能再用看待老欧洲的眼光看待加拿大。在北美,加拿大的教育系统受美国体制的影响更大,或者说加拿大与美国的教育体系早已自成一格,有别于欧洲各国。

渥太华大学(University of Ottawa)并不算是加拿大最优秀的大学,但作为一所首都大学,它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也最有加拿大特色。这所大学坚持使用英法两种语言教学,对于学生,尤其是国际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极高。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渥太华大学总共4.7万名学生中,1700名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并不算太高。出于同样的原因,也会有一些国际学生特地选择来这里学习,作为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一个理想场所。几位渥太华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介绍说,他们当时在国内上的是外国语中学,都选择了法语作为第一外语,而后也有人曾经去法国留学过一段时间。但一方面为了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保持法语能力,于是选择来到渥太华大学继续学习。这些人算得上是加拿大中国留学生中的少数,身边的中国同学极少,大多生活在一种“国际氛围”之中。

渥太华大学作为一所首都大学,不仅为加拿大培养了众多的公务员,还拥有一个令人自豪的法学院,在这个加拿大最大的法学院里,学生有机会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套法律系统间进行选择。作为加拿大研究型大学“U15集团”(U15 Group of Canadian Research Universities)中的一员,位于首都市中心的渥太华大学有多个学科排名加拿大前列,除了法学院之外,它的医学院也颇为出名。

在加拿大大学里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他们一方面会为自己学校的成就感到骄傲,另一方面又会下意识地回避充满竞争性的有关大学排名的话题。实际上绝大多数加拿大大学都属于公立学校,因此加拿大并不像英、美等国家一样注重打造“名校”品牌,更为注重的是各个学校之间从投资到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平均分配。从学生到学校,彼此之间感觉差别不太大。可能也正是这样的情况,让加拿大学生更喜欢留在本国学习,很少有人选择出国留学。所谓的“U15集团”也并非是类似于英国的“牛剑”或是美国的“常春藤联盟”之类的精英高校联盟,它包含了加拿大15所研究型大学,在只有3000多万人口的加拿大,这个集团已经包含了这个国家大部分研究型公立大学,加拿大70%的博士学位都是从这个集团中诞生。

平等与质量并重的加拿大教育2

加拿大最重要的财富是加拿大人

加拿大联邦政府并没有设置教育部,但在加拿大国际事务部(Global Affairs Canada)中设有国际教育部门。在我们到达加拿大的第二天,与国际教育部门的几位官员进行了一次圆桌会议,由他们来介绍在加拿大学习的国际学生的基本情况。几位官员在列举过一些统计数字之后,气氛稍有些平淡。

“想象一下,如果你们并不是政府官员,而是推销员,你们的工作是向从来没有走出过国门的中国学生推销高质量的加拿大教育,但是同时你们也有着很多的竞争对手,比如英国、美国,欧洲其他国家,还有日本、韩国等等,那么请问加拿大教育最独特的地方在哪儿?你们要怎么样才能说服中国学生来加拿大上学呢?”我这样问在座负责国际教育的官员们。

“首先是在语言方面,我们同时讲英语和法语。去英国或者美国读书的学生会完全沉浸在英语环境里,但是如果他们来到加拿大的一些区域学习,比如渥太华、魁北克等等,他们就需要同时运用两种非常重要的世界语言,这对于很多人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样的机会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找不到。”

“我们对国际学生有过一些调查,因此我们了解国际学生们对加拿大教育有什么样的看法。在2016年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国际学生来加拿大读书的前三个理由分别是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具有包容性的不歧视的社会环境,还有就是作为一个非常安全的国家的声誉。在这个调查里,有95%的学生建议把加拿大作为首选的留学国家,而且其中51%的学生打算在毕业之后申请加拿大的永久居留权,并且希望成为加拿大公民。”

“选择来加拿大留学也和一些具体的教育项目有关,比如说中国的一些行业正在快速增长,但是相关的教育水平却跟不上,所以有一些中国机构会联系我们进行联合培养。另外在加拿大留学一个很大的吸引力就是可以获得在加拿大工作的经验。我接触的很多中国学生都希望在毕业之后回到中国,但是他们也希望在回国之前在加拿大工作一段时间,这样的机会同样非常难得。”

“来加拿大留学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个国家的广阔。它非常大,同时也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学习项目。一个国际学生在这里不仅能够找到适合他的教育项目,也能够找到适合他的人生经历。当我自己选择大学的时候,我不仅会关注大学本身,也会关注一所大学所在的城市。加拿大有很多大城市,也有很多小乡村,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这些都会是学生非常难得的人生经历。而加拿大几乎所有的学校,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乡村,它们的教育水准都非常高,而在其他一些国家里,不同学校之间教育水平的差别可能会相当大。”

“在加拿大可能没有哈佛或是牛津这样的大学,但是加拿大的所有大学都有非常好的连贯性。加拿大各省对于教学质量,还有对于教师和教学环境的要求也都非常高。就算是有的人原本为了看熊或者观鲸顺便来到加拿大读书,他们仍然能够接受到非常高质量的教育。”

“加拿大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国家,一个中国学生来到加拿大读书,他可能会发现校园里的同学们说着20种以上的语言,他不仅感受到了加拿大,也感受到了全世界。”

“谈到推销和竞争者,实际上教育和其他的商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多学校并非是以营利为目的进行教育。在加拿大读书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它相对合理的价格。加拿大本国学生的学费很低廉,因为有政府的补助,国际学生的学费相对更高一些,但是学校并不是把学生单纯地看作前来消费的客户而已,这些国际学生本身就是加拿大的一部分。”

“有很多学生选择来加拿大读书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加拿大人,而超过这里的自然环境因素、安全因素等等。他们在加拿大感觉像是在家一样,感觉自己被欢迎,也很安全。这不仅是指人身安全,也包含他们被人对待的方式。”一位官员这样总结道。

是的,很多学生出于不同的原因选择到加拿大读书,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认识到,加拿大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加拿大人。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乡村,开放和宽容的环境造就了多样化的加拿大人,又为他们赋予了谦逊与和善。“我们都是加拿大人,只是到达加拿大的时间不同而已。”——这个观念在加拿大相当普遍。正如渥太华大学的助理副校长加里·斯莱特(Gary Slater)教授所说,加拿大并没有标准的口音,因为每个人说话都有不同的口音,而且在向别人自我介绍的时候永远需要拼写自己的名字。

如果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是否会影响到加拿大的留学环境?一位加拿大国际事务部的官员并不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她解释说,确实有理论说明,要想保持一种文化的独特性,那么另外一种文化混杂于其中的比例不能超过30%,但中国学生的数量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比例;另外一方面,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进行中和,来实现一种国际环境的平衡态。

虽然中国学生占到加拿大国际学生总数的34%,但中国留学生数量的增长趋势确实不算快,在2014至2015年间的增长率只有11%左右,而占加拿大留学生总数14%的印度留学生的增长率则达到了28%。目前对于加拿大的留学市场来说,尚不存在人满为患的风险,大多数学校都欢迎更多的留学生。

平等与质量并重的加拿大教育3

独特的魁北克,多样的加拿大

魁北克省(Québec)以独特的法语文化闻名世界。在魁北克,有78.1%的人以法语为母语,相比之下只有7.7%的居民以英语为母语。根据加拿大宪法,魁北克省可以自行制定自己的教育制度。在魁北克省教育部,国际事务顾问阿莱克·让-布劳(Alec Jean-Blouin)先生向我们介绍了魁北克省独特的教育制度。

相比于在加拿大其他省份中通行的12年义务教育制度,魁北克省所推行的是“6+5”的11年义务教育制度。在完成了义务教育之后,学生们可以选择在职业教育学院接受为时一到三年的技术训练,或是为了进入大学而参加一种准备课程:两年时间的大学准备(Preuniversity University)。这种为了准备进入大学而专门设置的课程,在我看来颇为类似法国教育制度中的“大学校预科班”(Prépa)。但是当我向让-布劳先生提问,魁北克省的教育制度是否学习和模仿自法国的教育制度时,得到的却是否认回答。在他看来,魁北克的教育制度虽然与加拿大其他省份有所不同,但仍然属于北美教育体系,与欧洲并不相同。那么,加拿大教育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否是更加民主化,让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质量都相当呢?让-布劳先生稍微思考了一下后回答我:“是的,我们的教育制度更加民主,根据各个学校不同的需要,我们会对各个阶层的学校都提供帮助,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或许是因为语言的关系,单单看魁北克省的留学生人数,中国学生的总数不及法国学生(排名第二)。在2016年,有4000多名中国学生在魁北克省攻读大学或是以上的学位。因为语言和文化的特殊性,魁北克省的中国学生相对稀疏,而对于有意在留学结束之后申请加拿大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学生来说,魁北克省的移民制度也相对宽松。在获得大学学位之后,只要在一年之内达到法语B2级别,就有资格申请永久居留,这与在多伦多、温哥华等大城市中国际学生们为了每一个工作岗位苦苦奋斗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魁北克省最大的城市蒙特利尔坐落在该省的西南部,城市里混杂了英法和北美等多种文化元素。作为世界上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法语城市,在这里使用英语同样也可以畅通无阻,这座城市中英法两种语言的使用达到了一种完美的混合程度。魁北克省乃至加拿大国内最优秀的几所大学就在这座刚刚被评为“全球最佳学习城市”的市区内。

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HEC Montréal)与蒙特利尔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 de Montréal)比邻而居,这两所原本是以法语教学为主的加拿大商科和工科名校为了能够更加国际化,接收更多的国际学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英语授课项目。作为1907年成立的加拿大第一所商学院,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和中国各个高校已经有了超过30年的合作,一些与之有“2+2”合作项目的中国大学会选拔学生来到这里完成最后两年的大学课程。对于在这里读书的中国学生来说,最大的挑战就在于适应法语教学的课程。即使是在研究生和MBA课程中,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也会使用双语(英语和法语)甚至是三语(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学生的要求极高,却也更有助于培养真正的全球化人才。

蒙特利尔理工学院已经有了144年的历史。在工程领域,这所理工科学校在加拿大43所大学工程系中排名前三。它与蒙特利尔大学的关系若即若离,虽然曾经从属于蒙特利尔大学,但是目前这所学校获得了单独招生、独立运行的权利,已经具有了实际上的独立地位。在学校总共的8200名学生中有30%是国际学生,但同样出于语言问题,目前只有一名中国学生在这里读法语授课的本科课程,另外70多名来自中国的博士生在大多数时间都只需要使用英语和导师交流。

平等与质量并重的加拿大教育4

被认为是加拿大最优秀的大学之一,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也坐落在蒙特利尔的市区内,明明在校区外就是一条喧闹的马路,可一走进校园马上就感到一种学府特有的静谧氛围,显露出名校气象。麦吉尔大学的入学标准极高,在英国教育组织Quacquarelli Symonds的最新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中名列第32位,仅仅落后排名31的多伦多大学一位,位居加拿大第二。在我们与这所加拿大名校来自各学院的教授的会谈过程中,他们却更希望解释清楚加拿大大学体系与美国大学体系的不同之处。在加拿大的公立教育体系中,人们更看重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而不在意塑造所谓的名校形象。也是在麦吉尔大学里,我第一次听到一位教授谈到要对学生们进行“博雅教育”(Liberal Arts)——这种通才式的多元教育方式,在讲求公平和实际的加拿大公立教育体系中,不失为一个长远且富有勇气和雄心的目标。

务实的一面

与麦吉尔大学相隔不远的拉萨尔学院(LaSalle College)又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在这里体现出了加拿大职业教育务实的一面。加拿大众多以职业教育为目标的学院(College),大约相当于中国的高等职业学校。与众多大学毕业生在职场上的苦苦挣扎不同,因为加拿大的职业教育学院目标明确,课程的针对性强,其毕业生反而更容易在就业市场上找到工作。加拿大很多职业教育学院的研究项目和资助本身就来自于一些中小型企业,使学校和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些学院虽然不如大学的名气响亮,但对于一些急于找到工作或者实现移民目标的国际学生来说,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加拿大考察的时间里,经常听到有中国学生从职业教育学院毕业工作多年后再进入大学学习,或是从大学毕业之后又进入职业教育学院学习以求找到一个理想工作的例子。

拉萨尔学院就是一所典型的职业教育学院。这所原本私立的学院如今大多数资金已经是来自于政府的资助。经过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虽然它已经可以授予本科文凭,但在学校里最受欢迎的课程项目仍然是实用性极强的职业教育课程。例如时尚设计、时尚行销专业是这个学院的传统强项,另外诸如酒店管理和旅游、餐饮管理等专业也受到学生的欢迎,目前最火爆的专业则是游戏设计。在这所外观平淡无奇的职业教育学院的4000多名学生当中,有25%的留学生,其中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如果说多伦多和温哥华代表了加拿大的大城市文化,魁北克省是加拿大法语文化的象征,那么在最东部的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大约可以代表加拿大的乡村文化。在这个位置极东、面积极小的省里,除了首府哈利法克斯之外,没有闻名遐迩的大城市,也没有世界闻名的大学。即便如此,新斯科舍省仍然容纳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以当地独特的风气让留学生感受到了不同的加拿大。

新斯科舍(Nova Scotia)在拉丁语中意为“新苏格兰”,据说最早登陆此地的殖民者大多来自于苏格兰和爱尔兰,时至今日,此地仿佛仍然留存着苏格兰和爱尔兰深厚的宗教传统和淳朴的待客习惯。当地人开玩笑,在新斯科舍省人们彼此之间关系紧密,待人淳朴,即使是在你排队的时候,你身边的一个陌生人也可能向你倾诉出他一生的故事。

新斯科舍省除了有政府教育机构,还有一个由政府授权的名为“Edu Nova”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加入其中的10所大学、1所职业技术学院和7所高中提供会员服务。在这样一个通常不为人所注意的省份,除了留学费用相对低廉(在新斯科舍省留学平均每年的总花费为2.9万加元),还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当地除了圣西维尔大学(St.Francis Xavier University)、戴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圣玛丽大学(St.Mary's University)等传统公立大学多有中国留学生在攻读商科或是工程科学等学科之外,在一些职业教育学院和社区学院里也不难看到中国学生的身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容易变得非常紧密,有很多毕业生的工作就是由其教师介绍;在竞争不是太过激烈的条件下,留学生的创业空间也更宽阔。

短短一周对于加拿大教育和留学环境的考察,对于我来说只能算是走马观花。我长居英国,对于欧洲的教育体系相对来说更加熟悉,首次踏足北美大陆,对我来说不亚于另一次的“文化冲击”。从一方面来说,欧洲象征着古典与品位,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欧洲则象征着老旧和等级森严。加拿大从英法的殖民统治中脱胎出来,但其教育模式并不以欧洲为标准,相反建立了更加民主、更注重效率和实际的北美教育体系。另外与私立大学占主导地位,虽然总体水平世界第一,但是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的美国相比,加拿大的公立教育制度虽然没有孕育出哈佛、牛津这样有历史底蕴的世界名校,却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相对便宜的公立教育。

相比于欧洲,加拿大教育系统的资金更加丰富,奖学金项目繁多,国际学生更容易得到资助,不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为金钱而烦恼。加拿大大学所缺少的“历史底蕴”,也正是加拿大这个年轻的国家前行的动力。不向往名校的名气,更注重教育质量和工作机会,是很多来加拿大留学的国际学生的选择。这个移民国家正是凭着这种讲求实际的精神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年轻人。 加拿大法语高等教育大学加拿大加拿大历史留学工作渥太华大学移民加拿大旅游工作选择中国大学国际教育麦吉尔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