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麦吉尔,追求杰出就在DNA里

作者:苗千

在麦吉尔,追求杰出就在DNA里0三联生活周刊:这几天我们走访了加拿大的好几所大学,我们听到了很多关于加拿大高等教育的优势,例如双语教学的环境,不同大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等。麦吉尔大学通常被认为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学之一,你能不能专门谈一下这所大学,是什么特点让它成为这个国家最好的大学,另外加拿大的大学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来说又有哪些不同呢?

布雷萨尼教授:加拿大大学最重要的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们都是公立大学。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可能认为麦吉尔大学和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一样是私立大学。实际上我们的大学是公立大学,并且得到政府的大力资助。而麦吉尔大学作为一所魁北克省的大学,得到的政府资助就更多了。比如说对于本国学生来说,他们每年的学费只要3000加元左右,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大约是1.8万加元左右。和哈佛大学每年大约5万美元的学费相比,麦吉尔大学的学费就显得实在是太便宜了,所以我们每年都会收到很多来自美国的申请,因为麦吉尔大学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学之一,而它的学费和美国的私立大学相比又非常便宜。

关于麦吉尔大学为什么会是最好的大学之一,这很难回答。麦吉尔大学有着追求杰出的传统。在大学里,你必须尽力发挥自己,表现你自己。比如说,即使是对于大学里的教授来说,他们的工资也是随着表现来决定的,并不总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在这所大学里我们必须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才行。而且在大学里,教学和研究同等重要。我们不常利用校外的教师,所以本校教授都需要经常进行教学,当然本校也有一种鼓励教授进行研究的氛围。这所大学的反应也很快,一个学生如果有一个项目,他总是能够找到人来帮助他。可以说杰出的传统就在这所大学的DNA里。麦吉尔大学是一所北美大学,但实际上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教育系统都比较接近,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就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了。当然麦吉尔大学的博士项目相对来说比美国更短一些,这一点更接近英国大学。

三联生活周刊:谈谈你自己吧。你在麦吉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巴黎索邦大学这几所不同国家的世界名校都学习过,现在你又是麦吉尔大学建筑学院主任,能否谈一谈这几所名校的不同?

布雷萨尼教授:我可不想说索邦大学的坏话,不过法国的大学教育系统确实不大好,而且财政状况很糟糕。我当时去索邦大学是为了和一个教授合作,我当时已经有了终身教职,但我还是带着妻子和孩子去了法国读博士学位。在巴黎大多的时间我是做自己的研究,和大学的联系并不太紧密。法国的大学系统更加松散。

在麻省理工学院时的训练对我非常重要,我读了三年的硕士课程,他们的建筑学院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建筑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系是一个非常大的系,但是麻省理工又是一所相对较小的大学,我在那里的时候大约只有8000名学生,4000名本科生,4000名研究生。一切都非常的集中,因此到处都有非常热烈的研究氛围。麻省理工是一所非常强、非常注重研究的大学,它不像哈佛更注重人文教育,每个人都很注重社交方面的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的每个人都更注重自己的工作。这两所学校的风气非常不同,但是两所学校又可以相互受益,因为两所学校的学生可以相互选择对方学校的课程。在麻省理工学院有非常集中的思想氛围,这非常重要。我在麦吉尔大学读的本科,这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学院,但是又很为学生着想,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很紧密,这是我的教育的基础。我很难把麦吉尔大学的建筑系和麻省理工学院相比,因为麻省理工的建筑系非常大,有上百名教授,但是基本上,这两所学校建筑系的精神是相同的,麦吉尔大学的建筑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也基本相等,大约各有150人,因此在这里也有很强的研究氛围。

而麻省理工学院和索邦大学就完全不同了。在索邦,你需要更“自治”。这和在北美选择一个课程项目,非常密集地学习这门课程的风格完全不同。索邦的风格对我来说很合适,因为当时我和我的妻子孩子在一起,我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但是我不会把这种学习氛围推荐给所有人(笑)。当然法国和加拿大的教育系统有一个相似之处在于大学都是公立系统,我在索邦大学的时候没有付过任何学费,这很了不起。当时法国教育即使对于国际学生来说都完全免费,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但是他们相信免费的教育。

三联生活周刊:你为什么会选择学习建筑学?你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这门学科的精髓是什么?有人说建筑学是关于科学与美的结合,它作为一个研究项目又是怎么样的呢?

布雷萨尼教授:我从小就对科学比较擅长,我想建筑是一种社会性的艺术,建筑是一套让你创造出自己所处社会环境的规则,它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但它也嵌入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你所建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最为吸引我。当然了,建筑也会涉及大量的金钱,都市的外观。社会性的、政治性的、经济性的等等,各个维度都会与之有所关联。它和文学、绘画或者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完全不同,建筑深刻地嵌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它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与科学的结合很紧密,科学技术在建筑学中所占的成分也更多。方方面面的联系让这门学科非常困难。一个作家、一个画家可以只面对自己的小说或者画作工作,而一个建筑师却必须去和人、和经济打交道,而且这些交集通常会让人感到沮丧;另一方面,这又让这门学科非常的丰富。与其说它是科学和美的结合,不如说它是科学与技术和社会的结合。我个人对于建筑学史论非常感兴趣,思考建筑规则在历史中的演变,同时它也受到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联生活周刊:能够解释一下建筑学和建筑史论的区别吗?这是否相当于科学和人文的区别?你的研究方向在什么领域?

布雷萨尼教授:我个人更关注关于建筑的历史研究,这是一种思考建筑如何发挥其自身作用的思维方式。运行一个建筑学院,就需要努力地操作一种平衡,你需要了解最新的电脑软件,最新的科技、材料,但同时也要对文化和历史情况有所理解。我们教育学生理解文化,可以对建筑做出文化上的判断,同时他们也需要对新型建筑的各种可能性有所理解。这很难达到。比如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能总是维持这样的趋势,古老的北京城基本上已经消失了——我们建造的新建筑怎么样才能和过去有所关联?现在这在中国是一个被热烈讨论的话题,有些中国的建筑师会在乡村进行试验,看看新型建筑怎么样才能和乡村相融合。建筑学是一个很广阔的领域,你必须决定自己想要在具体哪个方面进行工作。有些人喜欢有历史感的构造,有些人喜欢在郊区完全没有任何束缚地创造新型的建筑,这取决于每个人。

三联生活周刊:蒙特利尔这座城市有着相当复杂的历史和建筑风格,这是否是一个学习建筑的理想城市?这样的城市风格是否会影响到你的研究?

布雷萨尼教授:在我们建筑学院,我们有为学生准备的设计工作室。学生们可以有自己的空间,或者说办公室,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去他们自己的空间,建造他们自己的作品。大多数这样的空间都在蒙特利尔,这是一种活跃的实验室氛围,学生们可以借此花很多时间来理解蒙特利尔,这正是我们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蒙特利尔这个城市很有特点,因为它同时具有英国和法国的风格,它的老城区被保护得很不错,也有一些很有特色的郊区。蒙特利尔城区里有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它也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城市,人们的活动空间很多,人们喜欢徒步活动。在这方面蒙特利尔更加欧洲化,而不是过于北美化。在很多北美城市里,人们可不会像这样在街上走,都是开着自己的车。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杂志有一个惯常的报道题目叫作“大学的精神”,这可能有一点抽象,但是对于你来说,麦吉尔大学的精神是什么?你希望这所大学给它的毕业生打下什么样的印记?

布雷萨尼教授:麦吉尔有大约4万名学生,这是一所很大的大学。但是你的问题其实不是那么的抽象,恰恰相反它很具体。大学的精神很难描述,因为你看不到它,但是在麦吉尔大学,人与人之间进行相互交流非常方便。即使它有很多学生,它仍然是一个小机构,大家总是感觉在一起。这种氛围和美国的“常春藤联盟”很不一样,它更民主化。麦吉尔大学是一个杰出的中心,在民主背景下,人们感觉彼此更轻松。在哈佛那样的大学里,你一年要付5万美元的学费,加上它非常严格的入学标准,你会感觉自己飘在半空里。麦吉尔大学不是这样,这里更加轻松。我们在城市中心,我们会觉得大家团结在一起,我们在一个友好的、热情的环境里一起做事。

三联生活周刊:你对中国学生有什么印象?对那些身在中国,但是梦想来到麦吉尔大学读书的中国学生,你有什么建议?

布雷萨尼教授:我现在有两个中国硕士学生。中国学生说话都很温和,语气也都非常尊敬,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听你说话。我发现新一代的中国学生更加国际化,更复杂,对国际事务有更深的理解,更喜欢挑战老师,这是非常好的变化。他们喜欢挑战,有批判精神,同时他们也很尊重自己的老师,很努力,这是一种很好的混合状态。我们这里很多最好的学生都是来自于中国。

对于那些直接从中国来这里学习的学生,他们可能需要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公开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并且能够和导师进行对话,积极地进行对话,而不是只会闷头学习。老师和学生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和老师应该相互学习,我经常说有一半的学生比老师更聪明,他们需要学会问出有意思的问题。他们需要添加自己的声音,他们需要被听到。这对于中国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大学麻省理工加拿大索邦大学麦吉尔麦吉尔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