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幕的爱情英雄主义

作者:黑麦

不落幕的爱情英雄主义0

90年代中期,中国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一首英文流行歌,唱歌的是一位女性,她的嗓音高亢、激昂,时而温柔、抒情,音乐充满悲情和正义,即便是听不懂英文的人,似乎也能感受到歌者讲述的那真挚的感情,这首歌便是惠特妮·休斯顿(Whitney Houston)演唱的《保镖》主题曲《我将永远爱你》(I will always love you)。在那个电影院远不如今天普及的年代,凭两张单位发的《保镖》电影票似乎真的可以成就一段爱情,片中的男女主角,瑞秋和弗兰克,也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影迷心目中“最完美的一对”。

不只在中国,《保镖》的电影选题似乎在全球都命中红心,在1992年获得了全球第二高的票房,那曲《我将永远爱你》,也在影片上映后获得了格莱美、MTV等多项大奖。即便是2012年休斯顿离世后,人们还在她的葬礼现场播放了这首经典名曲,一个人、一首歌和她的银幕形象,似乎都永远地定格在了1992年。不久,为了纪念休斯顿,也为了怀念那个英雄时代和那段经典的爱情故事,伦敦西区的剧团把《保镖》改编成了一部现代的音乐剧,拿下英国戏剧劳伦斯·奥立维亚奖,因为《保镖》的音乐剧,并不是简单的还原电影。

《保镖》电影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式爱情故事,从今天的角度看,剧情够不上紧张,情节也有些老套,然而真正能让这部电影称为经典的,是“一触即发却没有触发”的简单爱情。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种族冲突仍不时发生,这部政治极度正确的电影似乎在当年打破了某种银幕观念,黑人明星与白人保镖,在爱情的催化下跨越了种族和阶级。

此外,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所饰演的男主因为职业所限,纠结于事业与爱情之间,作为一部90年代的主旋律电影,它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抒情,一切都是自然地由黑人明星歌手娓娓唱出。男演员科斯特纳在拍摄前极力推荐休斯顿翻唱琳达·朗丝黛在1975年录制的《我将永远爱你》,在听完后,休斯顿当即决定让制作人大卫·福斯特将这首歌改成曲风更为接近黑人灵歌(Soul)的流行曲。导演米克·杰克逊在片尾安排了彼时不寻常的半开放式悲伤结局,让影片充满回味和遐想,加之那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作为点睛之笔,都让《保镖》成为一部经典影片。

音乐剧版的《保镖》用一种类似于电影剪辑的舞台语言,重新演绎了这个爱情故事,转场和透视的切换甚至超越了平面银幕所能表达的语言,制作人大卫·伊恩(David Ian)和迈克尔·哈里森(Michael Harrison)认为,“如果只是把故事原封不动地搬到舞台上,观众一定会拿电影去比较舞台剧,然而舞台剧的优势和现场感,却是电影所不能带来的”。

于是,他们开始在阿德尔菲剧院彩排,邀来了《夺宝奇兵》的“奥斯卡编剧”劳伦斯·卡斯丹,以及《阳光男孩》的导演西娅·夏罗克等一起执导。伊恩带着一点遗憾说道:“事实上,在7年前我们就开始筹划这部音乐剧,当时的计划是邀请惠特妮·休斯顿亲自主演,然而,她的离开终成为全组150多人的遗憾,她甚至都没有机会来观看这部音乐剧的上映,2012年,在《保镖》上映20年后,也正是休斯顿刚离世不久,我们在伦敦西区迎来了首演。” 

选角曾让伊恩和剧组头疼,因为能找到一位媲美休斯顿的黑人女歌手并非易事,伊恩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新的瑞秋,让她来演绎今天的保镖故事。”于是,著名演员希瑟·戴德利(Heather Headley)、格洛里亚·奥尼蒂里(Gloria Onitiri),歌手贝弗莉·耐特(Beverley Knight)、亚历山大·伊梅尔达(Alexandra Burke)等人先后成为瑞秋的扮演者。卡罗尔·斯坦奈特(Carole Stennett)最初饰演的只是卡罗尔的妹妹,在一系列演出后,剧组发现了这个年轻的女孩唱功竟然比“姐姐”还好。

斯坦奈特觉得扮演瑞秋,试着成为休斯顿,很像小时候的一个梦,休斯顿曾经是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偶像,如今却可以像她一样,站在舞台上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饰演一出充满音乐的《保镖》。“这不会是什么压力,反而像个动力。”斯坦奈特说,“我觉得《保镖》的观众应该更加关注改编,注重剧情,因为我们所表演的是今天的故事,不过,爱情英雄主义就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虽然科技和世界变得很快,但是有些观念,比如爱情,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是难以撼动的,我觉得《保镖》的重现会引发起一些关于爱情的讨论。”

不落幕的爱情英雄主义1

“爱情会让一个男人变成英雄”

——专访《保镖》女主演卡罗尔·斯坦奈特

三联生活周刊:据说你在表演音乐剧之前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卡罗尔·斯坦奈特:没错,不过那已经是11年前的事情了,我曾经读戏剧和电影专业,因为当时很想做这方面的导演工作,后来我读了媒体专业,其实当时还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做什么,我只知道我从小喜欢唱歌,喜欢音乐,一直想从事和音乐相关的工作。后来我参加了一次音乐剧《狮子王》的试镜,才慢慢成为一名音乐剧演员。

三联生活周刊:所以说,《狮子王》是你的第一部音乐剧。

卡罗尔·斯坦奈特:是,从一开始演出到今天,我总共出演过三个版本的《狮子王》,分别在法国、伦敦西区以及全英巡演,最后一场是2014年的时候。

三联生活周刊:还记得你第一次看电影《保镖》是哪一年吗?

卡罗尔·斯坦奈特:应该就是电影在英国公映的那一年,1992年吧,我应该才上小学,那个时候我是惠特妮·休斯顿的迷妹,直到今天我还收藏着很多她的DVD和唱片。当时我就很喜欢这部电影,主要是因为这里面的歌都很好听,那个时候也被电影的情节打动了,对那个结局还有点遗憾。我想知道,你呢?

三联生活周刊:我看的时候已经是90年代末了,当时十来岁,觉得这个电影就像《美女与野兽》和《诺丁山》的合体。

卡罗尔·斯坦奈特:哈哈哈,为什么?

三联生活周刊:怎么说呢,我个人认为两个世界的人必须在破壁后才会有爱情发生,另外我看之前还以为这是个枪战片呢。

卡罗尔·斯坦奈特:哈哈哈。我认为每个年代的主流电影都有一个对应的典型主题,90年代初,毫无疑问是属于英雄主义的,这和当时的社会变革、人们的审美有关。不像我们今天看到的主流电影,可以有很多主题方向、类型和发展。在英雄的故事里,爱情总是贯穿其中,我本身不排斥那种经典的故事,直到今天,很多爱情影片仍旧是人们心目中的经典。

三联生活周刊:导演对我说《保镖》音乐剧的剧情是设立在“现在”的。

卡罗尔·斯坦奈特:是的,我们把这个剧情改成了今天的故事,这样看起来有了更多的合理性,例如场景、台词以及道具,剧中男主已经开始使用智能手机,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保镖的工作方式,我们假定这个故事发生在洛杉矶,毕竟这是一个美国故事,一切都要美国化,因此我们这个英国剧团里的演员需要在演出时讲一口地道的美国口音。

三联生活周刊:改口音的难度大吗?

卡罗尔·斯坦奈特: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演员出身,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你可以留意一下,多数欧美演员都可以在不同的出演中变换口音,这是一个职业技能,对于我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只是偶尔有些词的尾音会露馅,我正在调整啦。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音乐剧的演员,你平时都听些什么?

卡罗尔·斯坦奈特:我特别喜欢新灵魂音乐(Neo-Soul),这是一种多元化音乐分类,里面有当代R&B、嘻哈、传统灵魂乐,有时还受到爵士乐(Jazz)和诗歌文法的影响。我喜欢的费城现代歌手吉尔·斯科特(Jill Scott)就是这种风格,她与生俱来的多变嗓音能够与摇滚乐、诗歌、爵士乐以及蓝调(Blues)进行完美的融合。除了新灵魂音乐我也会听些流行的R&B和摇滚乐。

三联生活周刊:据说,你还参与了一个叫“为大脑歌唱”的项目?

卡罗尔·斯坦奈特:是的。我住在伦敦,只要我在那里,每周我都会参加这个活动。这是英国的老年痴呆症协会长期提供的一项服务,每次他们都会把患有痴呆或失忆的人聚集在一起,有不同的歌手来为他们演唱,因为音乐可以刺激人的大脑,这对他们的健康会起到一点帮助,至少增加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这个活动很轻松,像一个茶话会,我们尽可能地把有相似经历的人聚在一起,比如“二战”老兵这个群体,我会为他们唱战时的歌曲,希望这能唤起他们的回忆。

三联生活周刊:你还在准备自己的演出?

卡罗尔·斯坦奈特:是的,是一个关于我自己的故事的独角戏。你知道,从一个白领转行到表演并不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事,要克服很多压力、生活态度还有工作状态的转变,这个剧有很多我内心的独白和挣扎,这应该和现在的不少年轻人的生活有重合——面临很多选择。总之,这是一部比较低成本的舞台剧,我自己将会担任一部分制作人的工作,希望这个独立话剧可以很快公演。

三联生活周刊:能否稍微介绍一下英国的剧场演出氛围?

卡罗尔·斯坦奈特:我们都知道纽约百老汇(Broadway)和伦敦西区(London's West End)是世界最著名的两个戏剧的圣地,我无法比较哪个更好,但是西区的历史真的要比百老汇悠久,我是伦敦人,表演在英国一直是个传统,并且有着很好的发展,无论是主流的、商业的还是先锋的独立表演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和观众。英国人喜欢看表演,他们的水平很高,很懂得一个戏在传达什么,在我参演的几个热门剧中,无论是《保镖》《狮子王》《彼得·潘》《这也是英格兰》或是纪念迈克尔·杰克逊《战栗现场》,观众的反馈都很惊喜。

三联生活周刊:你相信爱情吗?

卡罗尔·斯坦奈特:当然。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如果你是《保镖》里的女主瑞秋,你会选择这样的爱情吗?

卡罗尔·斯坦奈特:嗯(停顿3秒),我想会的。在表演的时候我能体会到瑞秋的那种情感需求,弗兰克的真实一面和他的职业素养,女人在那些瞬间对他会产生安全感,包括爱情,我相信剧情里的这种爱情是真实存在的。回想一下1992年的电影结局,是相对开放式的,导演并没有刻意安排两个人在一起,我们这部音乐剧的结局,更加精彩。总之我想说的是,爱情会让一个男人变成无畏的英雄。 爱情保镖音乐剧狮子王音乐休斯顿卡罗尔电影卡罗尔·斯坦奈特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