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946)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因为天津将在今年8月27日举办第十三届全运会,市里开展了一系列文明用语、良好卫生习惯、遵守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秩序的宣传。为配合这些活动,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招收大批文明志愿者走向街头,在各个十字路口协助交警,文明劝导,礼让出行。
当我第一次在杨柳青看见各个路口站着“文明志愿者”的身影时,颇为感动。心想这么大热天的,站在无遮无拦的十字路口,真心为这些志愿者们的行为点赞。可过了几天,一问才知道,这些“文明志愿者”是付费的,一天100元,中午管顿饭。正好放暑假,我在学校门口摆摊卖小吃,生意冷淡,于是我就报名参加了“文明志愿者”的行动。
第一天上岗,穿上印有“西青文明志愿者”的红马甲,戴上小红帽,手里举着写有“人人文明礼让,彰显文明风尚”的小红旗,站在十字路口的警戒线外,协助交警疏导交通。一个十字路口安放了五个人,四个人分别站在各个路口,余下那个人作为替补,轮流让大家伙休息。早晨6点半上岗,红灯亮举红旗,绿灯亮放行。
快8点早高峰时,来了一位交警,用手机给我们几个人分别照相,并嘱咐我们照相时要保持好形象。照完相那个交警象征性地在十字路口比画了几下开车走了。到了傍晚,又来了一位交警,分别给我们照了相,在十字路口也是比画了几下走了。第二天,我们继续在十字路口协助交警疏导交通,照例还是上班时来一位交警给我们照相,下班时再给我们拍一张。
今天中午,来了一位交警郑重其事地跟我们说:“一会儿区领导从这里经过,你们一定要保持好形象。”随后他就走到马路边调控红绿灯的操作柜前,打开重新设置了一下红绿灯的间隔时间。不一会儿就听见他从对讲机里传来:“做好准备,领导车辆马上过来了。”交警立马走到十字路口,规范性地打手势指导车辆。因为他重新设置了红绿灯的间隔时间,所以从领导经过方向的那侧绿灯一直亮着。大约几分钟后,一辆警车在前面开道,一辆中巴车紧随其后呼啸而过,又等了几分钟才转换成为红灯,惹得另一侧的车辆及行人抱怨纷纷:“这叫嘛事!为了领导出行一路畅通,害得我们在大太阳下等了这么长时间!”那位交警赶紧跑回路边操作柜前重又调节了一番。真是为了让领导出行一路绿灯,交警们也是煞费了苦心。
几天下来,我发现机动车一般都守法,而行人闯红灯现象比较严重。尽管我们这些“文明志愿者”在红灯亮时高高举起小红旗,提示所有车辆行人禁行,但仍有个别行人视而不见强行闯红灯。几天里发生过两三起行人乱闯红灯剐蹭事件,虽不太严重,但双方都吓了一跳,引发了一些争执。
什么是志愿者?就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人。像我们这些有偿服务的“文明志愿者”,大概是徒有虚名了。
天津 农夫
市场拆迁记
这个市场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应该是自发形成的,在两片居民楼的中间,门市上各种招牌林立。从早到晚,200米长的人行道、机动车道,占满了各种堆儿、摊儿:蔬菜水果,日用小百货,生禽活鱼,烤鸭烧饼,服装鞋帽,偶尔还会看见卖羊奶的,赶着几头大奶羊,咩咩地也占个地方凑凑热闹。生禽在笼子里或是低头打蔫儿,或是挣着翅膀乱扑腾。十几条活鱼被挤在一个不大的薄铁盆里冒着黏泡儿。现在的服务很到位,只要顾客有要求,就可以免费把生禽活鱼处理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从笼子里逮住一只活鸡,一刀下去,脑袋下来,倒提着鸡爪把热腾腾的血倒控在街道的下水道处,拔毛,掏膛,干净利落。从薄铁盆里捞出一条大鲜鲤鱼,猛力往地上一摔,活蹦乱跳的大鲤子登时被摔晕,操起尖刀,退鳞、掏膛,动作熟练,游刃有余。伴着血的鸡毛、黏糊糊的鱼鳞、挑剩下来的菜帮儿、吃剩的果皮儿直接扔在道上,血腥味儿、鱼腥味儿、瓜果蔬菜味儿、烤鸭炉里的油腻味儿……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车喇叭焦急地鸣叫声……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听说市政府决定要清理乱建、规范市容。消息很快传开了,这个市场理应在清理整治的范围之内。有人说:不会怎么动,这市场都多少年了,要动早就动了,形成规模了,各方都习惯了。有人说:这次应该是动真格的,据说市里新来的领导很重视,都让各局负责人签了责任状,不光是这条街,全市各区的违章乱建都要整治。有人说:动谁也不会动我的地方,我上面有人。有人说:不动他的就不能动我的!凭什么!有人说,确实该整治整治了,这把道堵得也太不像话了!有人说,真要不让在这卖了,我上哪去卖啊……七嘴八舌,热热闹闹。
民间的传言,往往更接近于事实的真相。通知单已经下发到市场,要求自行拆除违章建筑,否则强制执行。半个月后,综合执法局、公安局各派人马,各守岗位,协同工作。一声令下,推土机直上,凡违法的建筑,不管什么位置,不管什么用途,长期的还是临时的,一概推倒。破石乱瓦随即被装运上车拉走。只半天时间,整个街道焕然一新。
面对整洁有序、宽敞干净的大街,百姓纷纷叫好。于是有人好奇:这么多年的市场,发生了几次火灾都没拆,这次怎么会这么有力度?有人说,是因为有位能人的父亲住在这里,发急病叫急救车,可急救车愣是被堵在了外面进不来,耽误了抢救时间,老人一命呜呼。这位能人恨得没通过市里,直接捅到省里了。有人说,是因为有的人做得太过分了,占公众的地方,建个棚,然后出租收钱,引起公愤了。有人说,是市里的新领导想实实在在为百姓做点事。
大家纷纷质疑能坚持多久,不会又是一阵风吧?正当大家拭目以待时,传来市里新领导升职调任别处的消息。于是,原来占地违建的商户,又纷纷拿起了工具,市场上的堆儿、摊儿又重新冒了出来。
辽宁本溪 赵大鹏谁比谁亏
吾友老刘在乡政府工作,单位虽不是大机关,但这并不妨碍老刘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老刘身份上是乡政府的人,但已经有好几年不去单位上班了,早先托关系找人办了个停薪留职,自己在家做点小生意,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当下,虽然就业方式、就业选择日趋多元,但拥有一个铁饭碗对很多人来说仍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而老刘不仅拥有铁饭碗,还可以带着铁饭碗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怎能不让人羡慕。
不过最近老刘一提起这事,却是满腹抱怨。老刘说,近来生意不好做,加上中央整治吃空饷的力度越来越大,搞不好便有丢了公职的危险,老刘便又萌生了回单位上班的念头。本以为这事好办,结果找到领导,领导并不买账,白了老刘一眼说,你想不上班就不上班,想上班就上班,你当单位是你家呀。一句话噎得老刘半天没反应过来。领导接着又说,单位里有编制的本就没有多少,结果好几个都长年不来上班,搞得工作都没有办法正常开展,不得不聘用临时工,临时工业务不熟练,工作中难免出现差错,现在媒体监督力度这么大,搞得领导们也是天天精神紧张,唯恐临时工们工作中出现差错,不然万一被媒体炒作了,那岂不是又惹上大麻烦了?你说我这工作干得能不费劲嘛,总之给你们这些人当领导,我真是亏大了。
领导不买老刘的账,老刘对领导的话也不认可。老刘脸上赔着笑脸,心里却不住地嘀咕:别的不说,但就招聘临时工这事,现在谁来单位干临时工,不得给你表示表示,你还能亏得了?
领导如果不亏,那亏的人会是谁呢?气鼓鼓的老刘长叹一口气,说自然是我了。老刘进一步解释道,都说我这种长年不上班的人是吃空饷,可我不上班虽然属实,但不上班期间可是从来没有领过工资呀,这份工资到底进了谁的腰包?老刘说自己是一概不知,虽然没领过工资,但却凭空添了一顶吃空饷的帽子,想想心里都不服气。如果只是多了一项不光彩的虚名也就罢了,关键是经济上也损失颇多呀,当初办理停薪留职时,找人托关系还给领导表示了表示,不然领导怎么会同意我长期不上班。当初不上班要花钱,现在回去上班领导推推阻阻,目的还不是想让我再表示表示,这一来一回算下来,真是工资虽不多,但为了这份工作花钱可真不少,你说这亏的人不是我还能是谁?倒是这领导真是旱涝保收,怪不得大家都想当领导呢。
听完老刘的话,我也是无语:老刘和领导,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亏了,那这其中占便宜的难道是群众?
河南 关晓海 交通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