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政策,又是慢半拍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晓阳)
上个月刚进医院肿瘤科病房,就听几个患者家属在交流病人用药的情况,谈得最多的就是靶向治疗。药的来源五花八门,有亲友从国外购买寄回的,有自己上网找人代购的,也有打电话让医生介绍的药贩送来的;药价也相差不小,有的900元一瓶,有的1600元,有的1800元;服用效果也很不一样,用药一段时间后复查,有的患者病情明显得到了控制,有的则效果不明显,还有的根本无效,甚至病情出现了恶化。听他们的说法,好像是再一次印证了,便宜没好货,药贱不治病。连主治医生也说,吃靶向药应该有效果,但在外边买的仿制药真说不好是真是假。这让病人和家属都很纠结,明明说吃了有效,就该继续吃的,可是药效不佳也只能先按传统化疗方法先化疗治着,再换个地方买药试试看。本来病人很幸运地可以接受靶向治疗,能免除一般化疗的痛苦,现在却因买不起进口的真药,不得不让亲人继续遭罪。家属们很有些愧疚,叨念着:“谁让咱没本事呢?要是钱多,能吃得起贵药,咱这病也就不愁治了。”
听着那些唉声叹气的话,我也替他们难过。忽然想起曾看过一些新闻,说内蒙古、陕西、云南、浙江等不少省区已将肺癌靶向药纳入医保,就提醒那些病人家属去问一下医生,河南是不是也能报销易瑞沙了?一个病人的女儿说她父亲得的就是肺腺癌,刚拿到从北京发回的基因检测报告,医生说很适合靶向治疗,可以吃易瑞沙,她已经找人从香港代购一瓶。她说父亲加入的是“新农合”,要是一个月花个一两千元,家里还能硬扛着,若是一个月五六千上万元,就实在吃不起了。她立即去问医生,恰好碰到一个科主任,他说是听说有政策了,好像是从9月1日起实行,要到门诊申请,一个月自付费用1000多元吧,让她到时去“新农合”报销审核处问问。女孩回来一说,一家人欣喜若狂,没想到赶上了这么好的政策。其他相关病友一样笑言幸运,虽然以后钱花得还是差不多,但吃的毕竟是放心药了。然而9月1日那天去问,工作人员却说政策是有了,但没具体文件下来,系统也没改,近期还是报销不了。至于如何申请,也没问出个所以然。真是一瓢冷水兜头浇下!好政策,落实起来又是慢半拍,上次市里出台“新农合”一些重大疾病按病种限额付费,也是实行日后过了好久才能办理。有关部门难道想不到有无数颗求生的心在焦灼地等待么?
尤其让人不满的是,这次和上次一样,有关宣传相当欠缺,好政策根本不为病人尤其是农民患者所知。我记得上次3月开始实行新政,到了7月有病人做食管癌手术,还是因为不知情错过了申请,没享受到政策优惠,白白多花了1万多元。这些利民政策,怎么有些部门就像故意要瞒着百姓似的。就拿二次报销来说,我问了一下,就没几个病人和家属能说清具体是咋报的。这些好政策,咋就不能详解、张贴于医院服务大厅、病室,或者印成小册子,让患者尽知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善政,真不该再这样隐匿不宣,那可是煎熬中的患者生的希望啊! 慢半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