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赝品与真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甘正气)
一次,和朋友一道慕名参观一家民间博物馆。这家博物馆以收藏上古时期的众多玉器著称,我们欣然前往。刚到门口,一位年过花甲的忘年交就说:“这里面的玉器一定都是假的。”我非常疑惑,他说:“如果是真的上古玉器,为什么这个博物馆一个保安都没有?你看也没有防盗窗、摄像头。那样的玉器一件就价值连城啊。”
我心头一惊,佩服他的洞察力。不过也想,或许这里民风淳朴,可以夜不闭户吧。古人云:“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这样不设防如同开门揖盗,别人反而不敢来偷,怕暗藏伏兵。也或许那几位娇小可爱的美女解说员身怀绝世武功呢!进去看了一圈,不能不起疑。里面的玉器太新了,每件都完好无损,上面的花纹纤毫毕现,没有任何断裂之处。好像是休谟说过:“只有写了自己丢脸之处的自传,才可能是真实的自传。”几十岁的人都不可能一直光鲜,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与战乱的玉器竟然毫发不伤,真是奇迹了。休谟还说:“当别人告诉你一件奇迹的时候,你要考虑一下究竟是发生了奇迹的概率大还是他说谎的概率大。”我有点怀疑了。
再就是,里面的文物也太多了。譬如“九鼎”,一模一样的铜鼎就真的陈列了9个!还有许多玉杯、玉碗、玉人,标明是4000多年前的,在这个博物馆里成双成对出现。如果都是真品,他们在宣传方面也太低调了。还有就是,里面的藏品也太大了,有高2米多的玉柱,有长3米多的玉刀,有周长好几米的玉屋,问工作人员,都信誓旦旦说不是复制件,绝对是真品,并且都是几千年以前的。我去过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两家收藏的大型玉器加起来也没有这家多。无需多说,按照常理推断,这家民间博物馆的藏品是真是假并不难判断。
其实,博物馆的藏品不是真品也没关系,毕竟复制品也有欣赏的价值,有直观反映文化的功能,“不求其真,但求其似”。另外,博物馆因为安保的需要,或者由于借展,摆放一些复制品作为真品的替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不过如果是复制品,不妨大大方方说明,把复制品当原件介绍就是诚信问题了。 真品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