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心的事儿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高晓峰)
我家住在顺义郊区的平房,上水的管子坏了,不住地漏水,漏水点在家庭总闸的前端。没有办法,只能去大街上的自来水井关总闸了。跑出去循着路找自来水管网的路由,路边被停放的车辆全部占满了。上水和下水的井盖儿全部在路边,也被停放的机动车全部挡住了。摸索着找到有上水阀门的井盖,上面正好被一辆车结结实实挡死。于是看看车风挡上预留的挪车电话,打过去却被车主告知,此刻正在城里上班,今天限号所以没有开车。车主婉转地说,现在让他赶回来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等晚上了。心里真是又气又急,最终只能找个软管,套在漏点之上,将软管另一端引至有下水处,这一天的时间任水哗哗流出,毫无办法。
第二天在静安庄去邮局的路上,准备过马路。一辆送外卖的电动车在双车道的马路上掉头,“哐啷”一声,电动车被对面行驶过来的一辆小轿车撞了出去,还好速度不是很快,骑电动车的男士从地上爬起来,还能扶起自己的电动车。司机赶忙下来,一边查看伤情,一边解释——从他的行车视线根本看不见电动车从路边车辆的夹缝中突然地冲出来。双方还是报了警,我在路边等待邮局的开门,作为好事者看着“热闹”。警察来了,根据机动车内行车记录仪判定是横穿马路的电动车的责任,但是司机要给电动车主先去看伤,司机很无奈地看电动车主有没有什么外伤或者不舒服的地方,商量私了解决算了。眼看司机给电动车主几百块钱,双方各自离去。我问交警,为什么这么处理事故?他给我宣教了一下《交通法》。我说这个没错,但是这种事故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路边违规停放的车辆,完全阻挡了机动车行驶的视线,才会导致这样的事故,路边的违章停车应该负很大的责任。交警坚持,机动车可以开得慢一点,十个事故九个快。但是多慢算慢呢?事故发生的地点,道路一侧的车辆是基本垂直于路牙方向停放的,电动车从两辆相邻的车辆中出来,行驶的机动车司机看到的是停放车辆的侧面,电动车冒失地蹿出来被机动车撞上,更大的原因是这种违法停车完全挡住了机动车司机的视线。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攀升,原有的道路、空地、院区甚至人行道,都已经被以各种方式停放的机动车占满。这些对原本是不同属性的公共空间的占用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的公共生活和个人的出行带来了随处可见的隐患:行人和非机动车正常的出行道路被停放机动车完全占用,一些居民密集的区域甚至连机动车的行车道也会被停车占满,小区的消防通道也被机动车堵上,个别立交桥区道路主辅路的隔离带晚间也会被违章停车占满。在北京的许多地方,违章停放的机动车已经彻底改变了出行环境、交通秩序和生活秩序。再不尽快地修订原有法规并理顺机动车购买、保有、检验的相关政策,北京这个超大的城市将会更加蛮荒无序。 事儿焦心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