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太古里与北京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三里屯太古里与北京城0( 2015年太古里灯光节 )

三个月前,“男神”张震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看了一场摄影展,写下了上面这段文字。随后,他在这个时尚地标街区的某家咖啡厅的角落,用一杯咖啡的方式,享受了这份感动。

这场展览名为“自在生长——高原摄影展”,地点是在三里屯太古里的“多功能文化展馆”,展览的内容,是高原在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中国摇滚明星与一个文化群体的生活影像,是整个90年代的缩影和回忆。

照片记录很多瞬间:窦唯在贾敏恕睡着时作势要往他鼻子里弹烟灰,他们在香港红磡馆演出回来后所有人在飞机上筋疲力尽的场景;何勇、讴歌等人在北京的地铁里“卖艺”;在西单里的一个酒吧里,秦齐、秦勇在演出;有青涩年代的老狼,少不了的,当然还有崔健、丁武、张炬这样如雷贯耳的摇滚旗帜。

在三里屯太古里的这场展览,奇妙之处在于,几百米外的那一条著名的酒吧街,曾是这些摇滚大腕们在那个年代活动的中心。一代人对于青春、自由、独立的追求,深远影响了那个时代,这构成了北京的文化,构成了三里屯这个地界的根。那个早已从三里屯消失无踪、被无数人怀念和追忆的年代,以影像的方式,现在又回到了这里。

时代发展的特征是,人们总在跟自己的记忆告别,又总在建立新的记忆。在北京的三里屯太古里成为时尚潮流的地标的同时,作为业主的太古地产,这家老牌港资开发商,渐渐从北京文化和人们的记忆中找到新的认同方式。他们不甘于只做一个时尚地标,还倔强地要充当媒介,将全球的流行文化、艺术带来与本地文化进行碰撞,与这座城市以自己的方式融合,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三里屯,甚至北京城,同时自己也在接受这座城的改变。

三里屯太古里与北京城1( 2015年圣诞节,来自圣诞老人故乡芬兰的圣诞老人俱乐部成员满载礼物现身三里屯太古里 )

在成为“三里屯太古里”之前,三里屯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一个缩影,它教会了中国人怎样走进新时代,走向夜生活。老外、音乐圈人士、要出国和懂外语的大学生、模特才是当时三里屯的主流人群,新潮意味早在那个时候就被奠定了。与此同时,三里屯作为酒吧和餐厅聚集地的烙印也让它的娱乐属性强过商业属性。

在这个基础之上,时尚、新潮、动感、娱乐,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古里的标签。没有人会怀疑,现在北京的时尚味是从“太古里”飘出来的。这是一个大型开放式购物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际正式营业,近300个商户散落在太古里南区和北区的19座当代建筑中,聚集了大牌旗舰店、概念店、精品店、北京首家店、中国最大门店、全球最大品牌中心。一家设有99间客房的个性酒店——瑜舍,服务着往来的人们。在城市的核心区,户外就餐更是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在这里的40多家餐饮商铺中,几乎每一家都有户外空间,每一次体验,都让人感觉惬意非凡。

这里聚拢了北京的“潮人”,无时无刻都传递出时尚信号:五颜六色的美瞳、潮牌运动鞋、红底鞋,以及在冬天也要坚持露出的脚踝……几乎成了三里屯的逛街标配。北区的各路国际品牌,如Versace、Givenchy、Lanvin、Balenciaga、Alexander McQueen、Moncler、Dsquared2、Kenzo等等,则把时尚带到另一个境界,创造了三里屯太古里的全新外延。各种口音、不同阶层的中国人,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各种店铺攻略,都被网友写在了太古里旅游攻略上。

打造一个购物中心或者时尚地标的本意,一定是希望在城市里创造一个集购物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环境,让人们能够同家人、朋友出来走走,享受一段时光。时代的变迁使人的精神世界有了巨大改变,然而城市空间中所发生的故事却依旧永不停歇地上演和落幕,人们仍进行着类似的活动:不停地交往。

太古里敏锐地把握到了交往场所形式上将要发生的变化轨迹,通过强调本地文化归属感而寻求认同是其中之一。去年春节,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的宫灯挂满了太古里的街区。而刚刚过去的圣诞节,经过联合国和芬兰认证的那总共50位圣诞老人中的一位,带着来自芬兰圣诞村缤纷多彩的礼物来到了太古里,他在太古里逛街、HighTea、晚餐。中国人的过年和西方人的新年,在这同一空间下,成为城市生活的人们的记忆。

一个场所的文化与气质,应是一个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生存态度。三个多月前,历时17天的2015北京国际音乐节如一场盛会,作为首都的标志性文化活动,四场富有情调的跨界音乐会在三里屯太古里南区的“橙色大厅”上演。作为音乐节的活动之一,著名音乐人刘索拉和她的中外音乐友人们,将中国民族打击乐中西音乐融合进行创作,太古里的人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击打”的神韵。这是太古里喜闻乐见的:看到各种不同文化和艺术在这个场发生交融,并碰撞出新的文化。

鼓励交往,无疑是太古里提供的核心要素。一年一度的太古里“灯光节”,引进了点亮世界很多个城市夜晚的灯光艺术装置,成为很多人发朋友圈、微博传递快乐的背景。一年一度的太古里“摩登市集”(Fashion Festival),展现的是先锋创意和潮人们的时尚风格。小野洋子(Yoko Ono)带来的概念装置作品《只语篇》,每一件作品由一个词语构成:YES、DREAM、FLY、TOUCH……它代表了小野洋子对艺术和世界的态度。这些词语在展览期间出现在三里屯太古里的大屏幕和海报上,触发人们的感知、记忆和信念。

艺术之外,还有生活。上月中,《三联生活周刊》全新推出的“松果生活现场”,更是在三里屯太古里牢牢吸引住了潮人们的目光和参与热情。在户外搭建的“气泡屋”里,私厨现场教授烹饪心得,孟京辉工作室与自由参与的人们完成了一次先锋戏剧的表演,各种年轻时尚的生活家纷纷上场,不同领域的生活家各自领衔一场活动,在气泡屋里谈论诗歌与音乐,谈论梵高的星空油画,他们在葡萄酒会中体验品饮的艺术。

这些活动,覆盖了人类精神需求的“海陆空”,三里屯太古里希望让进入这里的每个人都成为主角,不停让他们体验这新鲜和快感,让每个人在购物的惯性思维中突然发现、体会和接触最前沿的思潮,触动那根早已疲乏却最为敏感的神经。

(文 / 程清) 三里屯北京城太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