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种菜成为一种执念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晓萧一到春天,随着万物一起复苏的,还有我想种菜的执念。大数据最懂我的兴趣点,有段时间无论打开哪个软件,平台推荐给我的,都是清一色的“新手小白种菜教程”。当然,还有更诗意的叫法——“城市中的田园牧歌”。
去年搬家后,我第一次拥有了一方真正的露台。露台不算太大,但好在有阳光能通风,种植也不影响晾晒衣物。
我生活的这座北方城市,今年的气温格外异常,升温和降温幅度一直在20摄氏度左右徘徊。我迫不及待地采购回来了一大堆装备,以及各类种子。看着家里的露台很快被几百斤的营养土、塑料菜箱和园艺工具慢慢塞满,向来主张“先研究清楚,再开始行动”的老公调侃我,“真是差生文具多”。
在这个周末的早晨,我们全家总动员,开始了播种。两个孩子一听“种菜”二字,瞬间便来了精神,不过当他们发现种菜前,还有诸如组装塑料箱、给箱子里倒土等琐碎的流程时,便顿时失去了兴趣,转身玩起了泥巴游戏。还好老公自从听说了我口头描绘出来的“菜园盛景”,也一直颇为心动,他成了我最坚实的种菜盟友。
一个早上的时间过去了,我们终于完成了枯燥的准备工作,此时理应进入激动人心的播种环节。就在此刻,我们却发生了分歧。我认为种子只要铺到土里,再撒上一层薄土便能自行发芽。而老公在网上一通搜索后,主张“应该先在室内催芽,然后按照固定间距进行播种”。正当我们陷入僵持时,只见眼疾手快的两个孩子,拿起开封的种子袋,对着菜盆开始撒了起来。
面面相觑后,我和老公终于放下了关于正确播种方法的争论,转身开始联手“拯救”种子。此时,如何正确催芽、最好的种植间距是什么,都已经不再重要了。我们只要确保孩子不要手抖,能把种子撒进盆里便算大功告成。
仓促的播种后,接下来便是等待了。据卖家说,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发芽。虽然一天天过去了,土壤里还没有出现任何变化,但对我来说,总觉得只要坚持每天多看几眼,第二天就能收获奇迹。在等待的日子里,我还翻看了攻略。这一看不要紧,大数据又精准捕捉到了我的焦虑,开始推送“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脾气’,快来看看你做对了没有”。
我不知道自己做对了没有,但很快,我的菜园就交出了答案。好消息是,接下来的几天,一个盆的菜苗长势喜人,坏消息是,其他盆里依旧颗粒无收。
连续几天,我都对着只剩一盆独苗的阳台发呆。由于我一直坚持要种菜而不是养花,所以阳台一直都是一副寂寞的景象。眼看着我的实践要以失败告终时,我妈终于有些看不下去了。她主动打电话给老家的亲朋好友,虚心求教起了种菜大法。有人说是土质问题,有人怀疑是气温太低,有人直接询问“要不要种子”。最终,在筛选了一圈热心群众的建议后,我妈斩钉截铁地告诉我:“种子不靠谱,要买已经成活的菜苗。”
这次,我决定遵循我妈的建议。在网上精挑细选,确认了宣传页面上的“不活包赔”字样,我便果断下了单。那一刻,我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片繁茂的菜园。 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