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卦的乐趣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夏伯阳现在,在别人背后议论人被说成是“蛐蛐”别人,除了拟声之外,这等于宣判这种行为不文明,是禽兽所为。这就有点过分了。英语中有一句名言,“杰出的头脑讨论思想;普通的头脑讨论事件;卑微的头脑讨论他人。”但研究发现,人们每天会花52分钟聊八卦。
如果我们都不谈论那些不在场的人,那我们就只能聊天气或路况等安全、无聊的事情了。《卫报》戏剧记者蕾切尔·希莉说:“八卦是各种戏剧的驱动力,它是《布里杰顿家族》的核心,是《绯闻女孩》跳动的心脏。如果没有知情人透露的秘密,简·奥斯丁笔下的人物,甚至希拉里·曼特尔想象中的克伦威尔将何去何从?”
心理学家说,八卦的作用是让你知道身边的人中谁是可以信任的,谁是寄生虫,谁是骗子,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我们八卦是为了搞清楚周围的世界,美国记者、播客“普通八卦”的创始人凯尔西·麦金尼说:“当你接近那些你不够了解的人时,你更有可能需要八卦,比如她为什么会那么做?你需要跟人聊这件事。你越感到不安,你越需要有打探八卦的技巧。”
奥斯丁的小说中,八卦有趣又有益,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同类。但八卦也要理性、克制,小心听来的信息是不是故意编造的。长期以来,八卦一直被认为是女性的专属,但令人惊讶的是,事实并非总是如此。英语中八卦这个词(gossip)原本的意思是“教父或教母的孩子”,可以是女孩,也可以是男孩,是通过洗礼而不是血缘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人,一个亲密的朋友,一个你愿意与之交换秘密的人。西方文化中最早的八卦者是夏娃,她“通过不明智的言谈和不明智的听信把罪恶带到了这个世界”。一切都很好,直到一个女人把蛇告诉她的故事传了出去。其实女性往往是八卦的受害者,如《红字》《安娜·卡列尼娜》所表现的那样。
《纽约客》上的一篇文章说,被八卦的人之所以不高兴,是因为八卦用第三人称指代某人,让这个人缺席。被别人谈论有一种疏远的感觉,就像亲眼看见自己的葬礼一样,自己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体,而只是别人生活中被盯着看的对象。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本来是纽约上流社会女性的知己和弄臣,后来他把她们的秘密写进了小说,结果他遭到了那些女性的孤立和谴责——她们以为自己是他珍爱的“你”,他却暗中把她们作为“她”提供给了大众。
八卦为什么有趣呢?被议论的人不在场,才能放开说,比如徐梵澄先生“蛐蛐”陈寅恪:其“诗作却大逊于乃父,缘其入手低,——未取法于魏晋,却入手于唐,又有观京剧等作,亦觉格低,幸而其学术能立,否则,仅凭诗,未足以立也”。 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