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332)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朋友A在一年前生了宝宝,她是我亲密朋友中唯一一个当母亲的,还是个高龄母亲。与此同时,A是个符合贤妻良母形象的女性,也是个在工作上努力要强的人。在A前一个人生阶段,她升职被卡,婚姻关系中还有若有似无的不满足。于是,她告诉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给自己“整个孩子”。
整个怀孕过程中,A都将贤妻良母的形象贯彻执行。没有家人陪在身边,孕期8个月的她还要给老公做好饭再去上班。A绝不多花一分钱买营养品,也绝不多花一分钱满足自己。更别提买漂亮的孕妇装。有一次和她逛某快消品牌,她和我分享自己的心得——买宽松的男装。这样,自己孕期结束以后,老公还能接着穿。
未曾想A生产时遭了大罪。不仅剖宫产,孩子还要留院治疗观察。剖宫产手术缝合得不好,她看着自己的肚子发愁生气。但老公劝她别在意,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于是她低下头,整理好宽宽大大的男款上衣,藏好自己遭罪的痕迹,从此开始扮演新的角色。
哺乳期间,A时常和我讨论育儿的种种。她坚持认为母乳喂养优于配方奶粉,无论何种困难,都应尽力克服,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她说现在社会总是鼓励女性考虑自己,不再欣赏愿意奉献自己当一个好妈妈的人。对此我持不同观点,有的女性因为生理或身体原因,无法亲喂,但我们不能由此评价她们不是好妈妈。她说,如果决定要成为母亲,就是要牺牲自己。
我很心疼她。从孕期到现在,她应该是无数次牺牲和出让自己,才换来让自己满意的好妈妈的身份。也许这就是“整个孩子”的意义:成为好妈妈。当我们终于在某一方面满足了社会标准,就终于会被看见,终于有了存在的意义。
另一个朋友B,几个月前也生了宝宝。她的整个待产过程却不同于A。
B的母亲是个非常优秀的女性,不仅帮忙打理家族生意,还有自己的事业,同时也把一家三代老小照顾得分外好。B怀孕期间,母亲总是陪伴在旁。不仅提供了营养丰富的美食,还提供额外的精神价值。B希望自己能贯彻母亲的价值观: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于是她出了月子就开始工作。宝宝平时就由育儿嫂和婆婆看护,她更愿意把时间花在工作上。B说,医生根据她和宝宝的情况,建议瓶喂,这样还可以科学管理宝宝喝奶的量。即使如此,每次喂奶都让她焦虑。于是她和家人沟通,她只负责产奶,家里其他人负责喂奶。有的时候从工作室回到家,家人会把宝宝送到B面前,希望她能抱一会儿宝宝。这样的期待让她烦躁且不知所措。她一度怀疑自己是个不合格的妈妈。每当萌生这样的念头,她都在心里默默地回想妈妈的话,女性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要有自己的事业。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相较于只提供食物,她更期待着能为孩子提供精神食粮:独立、坚强、奋斗的精神。
看了她们的经历,我不禁感慨,做母亲太难了。两位朋友互不相识,她们的经历看起来也截然相反。也许是因为母亲这一角色太过复杂,我们不得不只选择一条路,而放弃另外一条,并且时刻提醒自己,这样做是正确且唯一的。都说成为母亲让一个女性更加完整,但从朋友们的经历看来,却好像并不是这样。
(读者 马蕊)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