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面临急性压力时,大脑会产生一种名为异孕酮(AP)的神经类固醇,而这种物质的生成依赖于5α-还原酶。已有研究表明,AP水平的升高有助于维持心理稳定,提高个体的专注力和应对能力。《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急性应激会提升雄性实验鼠大脑前部区域2型5α-还原酶(5αR2)的水平,但雌性实验鼠却没有表现出这种变化。这揭示了两性在生物学层面上对压力的不同反应机制:男性更倾向于外显式反应,如攻击性行为,而女性则更容易将压力内化,表现为焦虑或抑郁。这一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女性更易患抑郁症,也为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糖尿病前期指血糖高于正常水平但未达糖尿病标准的状态,有较高风险发展为2型糖尿病。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西蓝花芽提取物可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空腹血糖,其中,具有轻度肥胖和低胰岛素抵抗特征的患者对这种提取物的反应尤为显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研究团队发现,上午进行中高强度运动,或是预防痴呆的最佳时间。与不运动的人相比,在6:00~12:00进行中高强度运动的人患全因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分别降低40%、56%。而且,这种保护作用对女性和老年人更为显著。

埃克塞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口腔和舌头上的细菌可能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研究人员认为有两种可能的机制:一是有害细菌直接进入血液,进而损害大脑;另一种是,有益与有害细菌之间的失衡会减少硝酸盐向一氧化氮的转化,而一氧化氮是记忆形成所必需的化学物质。

间歇性进食通过调整进食时间来影响代谢和激素水平。最新研究发现,青春期进行间歇性禁食可能会对新陈代谢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研究人员在小鼠实验中发现,经历间歇性进食后,青春期小鼠的胰岛β细胞数量有所减少,而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的风险。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