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32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这个春节,是邻居张姐和老公第一次过的“独立”年——他们的独生女筱娟远在海外,家里只有他们老两口。
三年前,筱娟大学毕业,因找不到对口的体面工作,她在家备考一整年,全身心投入到考公、考编之中,但都“颗粒无收”。为了避开国内的考研“内卷”,她便把目标转向海外,开始申请海外大学的研究生,最终去了国外读研。
张姐和老公都是工薪族,家底算不上丰厚,但对他们唯一的孩子的决定,一直是全力支持的。毕竟,孩子愿意努力上进,做父母的但凡有能力,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
为了给女儿攒留学的费用,临近退休的张姐还开启了自己的副业——理发。她年轻时学过理发美发,婚后这么多年经常替自己和老公收拾头发,手艺一直没丢。她先在家里支开了自己的小生意,小试了一把。亲朋好友和邻居们反响不错。等到正式退休后,她干脆到小区附近的商业街上租了门面,正式开了自己的美发店,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这期间,女儿筱娟也顺利在海外毕业了,还找了一位同是留学生的上海男朋友。张姐满心欢喜,以为女儿和准女婿很快就能回到国内,找到工作,从此一家人安安稳稳过上舒心的小日子。
但筱娟和男友回来一段时间后,从上海到苏城,跑了好多家企事业单位,也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筱娟便和母亲商量:要不还是先回到留学的城市看看?毕竟那边的环境和待遇都要比目前国内好一些;哪怕是暂时打临工,也要好过现在这边的“卷”……
张姐满心不舍,自己渐渐老了,而从小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不图她现在报恩孝顺自己,就是平时能抽空过来看看自己,一家人能一起吃吃饭,享受一下天伦之乐,都这么难吗?
张姐的老公更是不肯放女儿再回去,他非常不理解:家里这边有份工作就饿不着,为啥非要跑到国外去打工?万一女儿从此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不回来了,他们老两口以后的养老问题可怎么办?
可女儿说,她学的专业在海外会更有发展前途;而且,她在外留学多年,也更适应那边的工作氛围,不甘心只为了三餐温饱而屈就自己,考虑了许久,还是决定去国外。至于二老,暂时他们身体健康,还不需要人照顾。万一以后需要人照顾,二老可以考虑移民,去海外一家人团聚,那边的医疗条件比国内好,养老更有保障。
见女儿执意要走,张姐和老公知道硬拦是拦不住的,也只能松了口。在机场送行的时候,看着女儿和男友的身影越走越远,直到他们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人流之中,张姐紧紧抓着老公的手,忍不住想落泪。
小时候,一次次送孩子远行,总说孩子要学会分离和适应独立;而如今,需要适应分离和独立的,反而是当父母的这一辈。想通之后,春节期间张姐的理发店很快便恢复营业了。在店里忙碌或是和客人闲聊,她感觉好多了。
(读者 清风吴语)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