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新“天坑”?
作者:邢海洋10月里的一个夜晚,我路过南雄县城,大庾岭脚下的一个小县城。从火车站到城区中间孤零零地矗立着一家新建的医院,灯火通明,四周愈发显得空旷黑寂。路上好不容易遇到一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由问路而攀谈起来。他大学刚毕业,被公司派来搭建医院的计算机系统。为什么到如此偏僻的地方呢?他告诉我,现在的理工科毕业生,有一半都是学计算机的。
我想起刚从新闻里看到太原理工大学2024年软件工程专业招收了近2000名学生,开设了60个班级,就和他提起。年轻人笑了,他便来自那所学校,山西唯一一所“211”院校,省内省外学子的理想学校。软件专业每年的学费为1.6万元,被外界评论为吃相难看。我遇到的年轻人学的专业是硬件,只招收几十个人,学费便宜得多,可今年的工作仍很难找。
2024年,全国计算机类专业计划招生约43.5万人,较去年增加了4万多人。那位工作不如意的年轻人关于理工科学生一半学计算机的说法未免夸张了,但全国理工科本科招生300万人,计算机类占到了15%,这也绝不是一个小比例了。
计算机类专业扩招非中国所独有,全球范围内,这几年都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丰收年。美国五年内学生数量增长了40%,截至2023年超过60万人。可工作机会减少了30%。几年前,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只需申请20~40个职位就能得到最终录用,现在平均申请了150多个岗位依然有人找不到工作。
当大量学生涌入计算机专业,势必供过于求。而高科技企业似乎越来越容纳不下庞大的员工队伍。据独立裁员追踪机构Layoffs.fyi的统计,今年截至12月8日,美国526家科技公司已经裁减了14.9万名员工,这已经接近2022年的数字。去年是科技企业的裁员大年,一年的裁员数量达到了26.4万之巨。企业主们对科技人才不再求贤若渴,他们预感到AI的强大能力,很多技术岗位可以被取代。领英上的招聘数据也提示高薪白领职位正在萎缩,如IT招聘人数下降了27%,产品管理职位下降了23%,项目管理职位下降了25%,曾经被认为最抗衰退的工程师职位也下降了26%。
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成熟,已经替代颇多的文书性工作。正因为此,美国公用事业部门是今年裁员数量增长最快的,截至9月,裁员人数较去年同期暴增了近7倍。当然,在AI的进化过程中,它所拓展的专业领域和进展速度并不均衡,尤其是发展初期对AI领域的人才需求还会急剧扩大,但随着其能力呈指数级进步,大量的计算机初级应用便会被取代。原因不言自明,计算机专业首先学习的是人机交互语言,可即便复杂如人类的语言,AI已能够准确识别,并准确书写了。编程不再是一种稀缺的能力,初学者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当然,软件开发的核心在于创新,开发者得不断尝试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这正是人类软件开发者所擅长的领域,也是AI无法完全替代的。可任何行业从事创新研究的人都是位于象牙塔尖的少数人。
过去十余年,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带来了程序开发热潮,进而催火了专业,人才从稀缺到供大于求带来了去年的就业危机。随后,ChatGPT的第二轮危机接踵而至。据麦可思发布的《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22届、2023届计算机类本科生就业率相较前几届大幅下滑;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已跌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还低了3.2%。
当家长和考生们形成路径依赖,仍在涌入计算机专业的时候,真应该环顾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不要再和AI“硬碰硬”了。 人工智能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