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英格兰
作者:张斌
几年前,关于英格兰队的叙事风格大体是苦痛的。比如,2016年出版的《英格兰1966~2016:历经五十年的伤痛》,作者一再强调,五十年了!半个世纪!五个十年啊!从1966年那个本土夺得世界杯的完美下午直至连连挫败的当下,英国人早已彻底走出了黑白电视时代,但即便为这漫长岁月之中的每一次失败都写下一首抒情诗,也断然无法抚平伤痛。哀号伤痛的2016年恰是《亲爱的英格兰》开篇的年份,索斯盖特成为三狮军团的带头人,表面上这支球队一再煎熬于战术、风格和糟糕运气之间,但是身为这个失败群体中的一位历史创造者,索斯盖特心中至今尚在的创伤告诉他,还有更根本的问题深藏于发明了这项现代运动的英国人的日常心态和文化之中,其恶果使球迷绝望,举国困惑。
一代代英格兰国脚活在重压之下,失败蚕食着一切,不仅是勇气和信心,甚至是运程。与德国相比,英格兰长期并不具备修复和崛起的能力,反观对手在陷入绝境后的十年之内,必有一次登上顶峰的复兴。《亲爱的英格兰》一书试图解释,索斯盖特何以在八年之间率队两度挺进欧洲杯决赛和一次跻身世界杯四强的,答案就在岁月和书中,但似乎又并没有那么精确。按照作者乔纳森·诺斯克罗夫特的说法,索斯盖特在完全的男性运动中表现出了不同一般的阳刚之气,并对种种假象提出了挑战,且问出了让众人并不舒适的关键问题。更为可贵的是,索斯盖特治下的三狮军团着眼长远,踢一种有长远大局观的足球,而非着急找寻快速且容易的解决方案。这评价着实很高,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当然作者在撰写全新版本时也会抽空写个专栏,在欧洲杯决赛前寄予自己笔下的主人公,能否给出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大结局?又一次决赛的怅然若失并未贬损索斯盖特的英名,毕竟距离国民渴望的冠军又一次那么近。与《亲爱的英格兰》同名的话剧去年上演之后,还会作为保留剧目常演常新,英国人太迷恋常年伤痛过后闪现出的那抹光彩了。2025年3月,国家剧院将重新迎来《亲爱的英格兰》,舞台将会演绎成为球场和更衣室,穿着马甲的主帅闪耀光彩。
欧洲杯决赛过后,索斯盖特决绝地辞别了亲爱的英格兰队,八年征程已经足够了,他需要一种全新的人生。按照常人判断,转投豪门是最佳之选,恰是名利双收的好时节,但在一次次逼真的传闻中,索斯盖特岿然不动,悬念因此不断强化着。近日,细心人在索斯盖特的LinkedIn主页上有了重大发现,这位统率三狮军团超过百场的成功者如今在下一份工作的选择领域上已经绝不仅限于足球世界,领导力和管理才能似乎已经为其打开了更为宽广的未来之门,一干超级企业虚席以待,甚至唐宁街10号都是可能性之一,此前的动画片中早已将这一结局展现出来。足球世界里沉浮数十载过后,索斯盖特如若真迈上全新人生路,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再以“亲爱的英格兰”为称呼,向国民袒露心扉,他的三狮军团在艰难的疫情中,曾是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真实象征。 英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