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31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社区老年食堂的人可真不少。”每次从社区食堂回来母亲都这么说。
母亲天生爱热闹,但自从搬到高层楼房以后,母亲明显没有以前那么快乐了。以前住平房的时候,母亲今天去张家聊天,明天去李家串门,都是家常便饭的事。高兴的时候,还和老姐妹们一起讨论毛衣的织法。但是住进高层楼房以后,邻居之间鲜有来往。特别是前年原来的老邻居李阿姨搬走和孩子一起住了,母亲说她每天的生活总像少了点什么。李阿姨是和我家在一个小区住了好多年的老邻居,可以说是母亲的“闺蜜”。她们每天上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吃完晚饭后一起去海边遛弯儿,睡觉前还得相互发个微信,说声“晚安”。
半年前,邻居张阿姨带着母亲去社区老年食堂吃了一次饭,从此母亲便一发不可收拾,去那里吃饭成了她每天最幸福的时光。来社区老年食堂吃饭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大家可以在一块儿边吃饭边聊天,说说心里话。母亲说,在社区老年食堂,她还碰到了几位以前的老邻居,大家相谈甚欢,约定第二天继续来社区老年食堂吃饭。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母亲和她的朋友们把附近的几个老年食堂都去了个遍。哪家的鱼香肉丝好吃,哪家的花卷更香,哪家的粥做得更地道,母亲已深谙此道,甚至还排出了一个每周到不同的老年食堂吃饭的时间表,按照排出的时间表和老姐妹们去不同的食堂吃饭。社区老年食堂确实方便,不仅解决了社区老年人的午饭问题,而且让老年人有了相聚在一起的时间和场所。有的独居老人中午多买一些饭菜,晚上加热一下就可以吃了,一天的饭菜基本上都在社区老年食堂解决了。
自从在社区老年食堂就餐以后,母亲的朋友圈越来越广了,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社区老年食堂不仅是吃饭的地方,也是老年人交流的场所,甚至三五好友可以约个牌局。这也让我不由得想起多年前到广州旅游时的见闻——在我吃早饭的时候,旁边有好几桌老年人。他们每人面前或者是一碗粥,或者是牛奶,或者是早茶加几块小点心。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聊天,吃着早饭,可以看出来他们非常开心。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规划养老刻不容缓。根据民政部门发布的信息,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3%左右的老人到养老院去养老。这就需要社会、企业、社区都能搭把手,为老年人建更多的社区食堂。让老年人在所居住的社区就能实现居家养老,同时在社区实现吃饭自由。实际上,如何解决老人吃饭,不仅是个社会问题,也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昨天,母亲美滋滋地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李阿姨从下周开始,每周四中午都来社区老年食堂吃包子。“我们不仅能见面了,还可以在社区老年食堂聚餐啦。”
(读者 臧润龙)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