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的配方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夏博畅销书的配方0当你有时间读书的时候,你可能会去看看最近大家都在看什么书,这倒不一定是跟风,而是好奇:一本被交口称赞的书应该有其过人之处吧?它真的像一些人说的那么好吗?有本书叫《群体的智慧》,“在搜寻美国沉没的核潜艇‘天蝎号’时,缺少信息的大众做出的方位预测精确度超过了军事专家,好莱坞证券交易所也依靠群体的智慧预测电影的票房收入。群体的智慧能让著名时装生产商Zara始终把握潮流,能让股票投资趋于理性。群体的智慧也能告诉你:为什么会塞车?为什么一家受到顾客青睐的酒店不会人满为患?有什么好方法让你赢得竞猜节目的大奖?”

所以群体智慧大概也能从每年新出的18万种新书中挑出优质的书来。据统计,去年热销的好多书“跟知识、技能提升有关,以及心理自助类和经济与管理类”;还有女性主题图书、电视剧《狂飙》引爆的各版本《孙子兵法》等高销量大众图书。这种事后的统计也许只能印证人们已经感觉到的潮流,无法帮助人们预测今后的潮流。英国人分析了过去50年的畅销书排行榜,得出的结论是,哪些书会畅销基本上是不可预测的,明星和政治家的回忆录并不是非常畅销。真正推动销售的是口碑和朋友之间的相互推荐。

许多畅销书都是时势造出来的英雄。英国学者亨利·希金斯说:“《达·芬奇密码》之所以异军突起,大半是因为出版于2003年4月。书中糅合阴谋论、历史翻案、猜疑推测,正好吸引了‘9·11’事件之后的社会,因为当时社会急欲为世上的祸害寻找耸人听闻的解答。”

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发现,好卖的往往不是内容好的书,“最赚钱的书是那些既无风格又很粗糙,平庸而又过分简单化地描写现实生活的书”。毛姆说:“经验告诉我,对于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最明智的做法是等上一年再去读。往往一年之后,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必要读了。”

但畅销书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们表达并满足了广大读者的某些需求,能加固偏见,提供慰藉,富有疗效,唤起共鸣或给人以刺激。在英国曾经畅销的书一类是逆境求生的故事,包括亚当·凯的《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另一类是幽默的作品,如主持人克拉克森或戏剧家艾伦·贝内特的非虚构作品,以及尼克·霍恩比和罗迪·道伊尔的小说《撞上门的女人》等。还有关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冲突的喜剧,像比尔·布莱森的游记,彼得·梅尔关于普罗旺斯的书。乔丹·彼得森的《人生十二法则》证明,我们现在更感兴趣的是提高自己,而不是认识世界。最近的畅销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高频情绪练习》《被白痴包围》——都表明,我们打的最难的仗越来越多地都是在我们心灵内部进行的。把畅销书的各种元素加在一起,“你最好写一位国宝级人物带着一只可爱的宠物猫环游世界,战胜各种困难的故事。再加入一些低脂食谱,必定会畅销”。 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