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路上班,让我开始享受通勤时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宙雨早上8点半,灵魂将醒未醒,我凭借肌肉记忆移动到地铁站,在上下车人群的推推搡搡中挪进车厢。40分钟过去,我感到精神愈发萎靡,还没到公司人就先散了架。
对我来说,上班苦,苦的不是早起和工作,而是每天的通勤。幸运的是,三个月前,公司搬到了新的写字楼,地点距离我家比以前近了许多,走路只要二十几分钟。
我在地图软件上比照了各种交通行程组合,发现步行和坐地铁所需时间差不多,便迅速决定以后上下班都走路了。
清晨,阳光熹微,天气仍然炎热,但是偶尔有丝丝微风吹来,挺凉快,身上沁出的薄汗很快就被风吹干了。我抬头,透过茂密葱郁的树木枝叶看看蓝天白云,突然听见微弱的沙沙声,原来是我刚才踩着了一摊黄绿斑驳的落叶,这才意识到秋意渐浓了。
路上有许多和我一样赶路的上班族,日子久了,我每天在上班路上都能固定遇到几个“老熟人”。起初,我还不好意思跟迎面走来的路人对视,有次终于鼓起勇气跟他们打招呼,后来再偶遇便能自然地道声“早安”了。
以前坐地铁通勤时,我根本无暇观察这些身边的人和事物。在空气浑浊的密闭空间里,身体疲软得只能倚靠在车壁,目之所及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墙,所以我在车上不是低头刷手机就是闭目养神。
即便如此,车厢里的气味仍让我难受。汗臭、口臭混杂着浓烈古怪的香水味,偶尔还传来一股饭菜味,常常让我觉得恶心,直到走出车厢的那一刻才重获新生。现在,无论是路边行道树传来的草木清香,还是走上人行天桥后两旁的花圃飘来的馥郁花香,一路上的气味都让我心旷神怡。
中途正好经过几家早餐店,有卖蒸包面点的,有卖肠粉炒面的,还有一家西式轻食。原本打算在公司楼下便利店买个面包凑合一顿的我,不由得被阵阵食物香气勾引得饥肠辘辘。我刚一走近,老板就笑盈盈地热情招呼我:“早,美女想吃点什么呀?”她的笑容打动了我,我也笑着回应她。
买好早餐,我左手拎着午餐饭盒,右手拿着烧卖和红糖馒头,手机便只好放进包包里了。我一边走一边吃,左右张望,眼福也一并得以餍足。到达公司楼下,我遇到一个同事,便上前跟他闲聊着上楼。回想起以前和早高峰经历一番“殊死搏斗”后,整个人又累又心烦,即使跟同事对上眼神,也疲于张口搭话。
走路通勤还成了我的一种免费且“无痛”的运动方式。步速保持不紧不慢,既能把全身的力量都调动起来,走得又不累,上午工作的时候精力更充沛了。我的体力也变得越来越好,偶尔洗漱收拾耽搁了时间,生怕迟到,我急匆匆地一路小跑到打卡区域打卡,等电梯时也不会气喘吁吁。
久坐一天之后,下班的通勤路便是我放松手脚和精神的机会。我不用再匆忙赶到地铁站排队进站,慢悠悠地收拾好东西再走。到了周五,高峰期限流,我都快走到小区大门了,坐地铁下班的同事还没突破地铁安检那一关呢。看着群里同事的抱怨,我安慰她好事多磨,心里却暗自庆幸自己“逃过一劫”。可惜天公不作美,这两周阴雨连绵,还下了几场大暴雨。第一天我还战战兢兢地冒雨蹚水小步走,第二天就老老实实挤地铁去了。
我本来没那么讨厌下雨,但自从步行通勤之后,我更期盼第二天醒来是一个大晴天。于是,我又有了一个新的习惯,睡前查看天气预报,祈盼明天不下雨。 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