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一片红叶
作者:张天骄
这两年有一种说法很流行:“当一个企业抓考勤,就说明他们走下坡路。”鉴于《水浒传》全书对大宋朝整个官僚体系的描写都偏于负面,时县长抓考勤的行为反倒像是一股清流。巡夜这项工作看起来虽小,但真的事关治安和百姓安居乐业。况且,时县长也不是完全不信任手下人,而是在考勤机制本身并不完善的情况下,靠着一片小小的红叶,成功地把工作量化了。既实现了客观评价,又确保了工作能够完整顺利实施,省去了双方举证的烦恼。
没有了红叶,没有了时县长,空口无凭,考核就成了一笔糊涂账,全靠打工人自证。《西游记》里多次提到八戒以巡山探路为名,躲在草堆里睡觉,耽误了搜集敌情不说,还导致师父被捕。不过,“呆子”就连睡觉时也在孜孜不倦地练习,以备师父师兄检查:“我这回去,见了师父,若问有妖怪,就说有妖怪。他问甚么山,我只说是石头山。他问甚么洞,也只说是石头洞。他问甚么门,却说是钉钉的铁叶门。他问里边有多远,只说入内有三层。十分再搜寻,问门上钉子多少,只说老猪心忙记不真。”
这仿佛是一个悖论:对于打工人,老板总是心存疑虑,充满了不信任,担心他们既没完成任务,又多领薪资。而打工人恰恰也是这么想的,既然如此不相信,那我何必好好干,更犯不着掏心掏肺,还不如得过且过。取经路上,猪八戒虽然经常因为偷懒被孙悟空奚落,但好歹没有评级之忧。如果长期处于一个赏罚分明考核事无巨细的高压工作环境,有力的自证是让双方都满意的唯一办法。梁山好汉上阵杀敌,打败对方后都是一模一样的操作:急着取首级。这也是在自证,证明自己真的杀了人,以便在功劳簿上记一笔。
在真正的战场上,自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此时的打卡不仅关系到整个战局的成败,还和自己的性命息息相关。打工人无需吩咐,自己就会先行保留好铁证如山的证据。即便没有红叶,也能创造出一片新的红叶。成书于明代初年的《纪事录》里有这样一段记载:朱元璋让卫士何必聚去江西袁州刺探情报。很快,何必聚就回来了,详细汇报之后,朱元璋突然发问:“你到袁州有何为记?”何必聚赶紧禀道:“袁州城内衙门前有一对石狮子,我偷偷地把狮尾尖打掉了一块,以此为记。”朱元璋不再追问。后来,军队攻下了袁州,朱元璋还专门让人拿着狮尾尖去验证核对。还好,何必聚这次打卡货真价实。情报准确,攻城成功,当然还有自证无误,让这次打工人的冒险之旅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