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迟退休越来越近
作者:谢九我国在官方层面首次提出延迟退休,是在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当时的表述是“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迄今为止,已经超过了10年。
我国之所以要实施延迟退休,表面上的原因在于,我国的退休年龄相对偏低,需要与时俱进做出相应调整。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一规定最早源自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主要根据当时的国人预期寿命等因素对此做出规定。上世纪50年代,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在50岁左右。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不断提升,现在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升到了77岁左右,所以,70年前的退休标准,也到了做出调整的时候。具体如何延迟现在还没有官方标准,按照现在流传最广的说法,一般认为可能会调整为男女统一到65岁退休,但是不会一步到位,而是以每年延退几个月的进度来渐进式实施。
除了人均寿命提高之外,延迟退休更现实的考量在于人口加速老龄化,以及由此给养老金体系带来的冲击。
众所周知,我国的养老金面临的缺口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全国总体来看还有结余,但是以东三省为代表的部分省市一直收不抵支,需要通过调剂才能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快速提高,养老金结构性缺口将很快转化为全面压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经做出预测,到2028年,全国养老金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到2035年,养老金的全部累计结余将耗尽。
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人,占总人口的14.2%。而在10年前,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为1.2亿人,占总人口的9.1%。10年间,65岁以上老人增长了将近70%,占全国人口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
按照我国养老金制度的设计,一个人将来退休之后能拿到多少养老金,一方面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累积资金,同时还取决于将来退休后,当时正在工作的年轻人能缴纳多少资金进入统筹账户。所以,我国老年人的比重越来越高,就意味着未来缴纳养老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更严峻的现实还在于,老年人比重快速上升,人口出生率却越来越低。尤其是2022年以来,我国人口已经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这一时间点的到来远远早于人们的预期,也预示着——随着将来年轻人口越来越少,养老金体系的压力可能比人们想象的更大。这意味着养老金体系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两个省——江苏和山东已经开始延迟退休的试点工作。
我国养老金的缴费比例已经很高,没有太多提升的空间,尤其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更没有逆势上涨的可能性,相比之下,延迟退休成为最现实的选择。
延迟退休可以从多方面缓解养老金体系的支付压力。首先,如果一个人延迟退休,这意味着要推迟5年甚至10年之后才可以领取养老金,那么养老金的当期兑付压力大大减轻。其次,延迟退休意味着一个人要继续为养老金增加5年甚至10年的缴费,养老金池子里的资金来源大大增加。最后,延迟退休还意味着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大大缩短。我国当前的人均寿命为77岁左右,在现有50~60岁退休的情况下,可以领取17~27年的养老金。如果65岁退休,就只能领取12年的养老金。从个人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投资回报率大大降低。
总体来看,延迟退休对个人而言,意味着钱交得更多,领得更少;而从养老金体系来看,意味着收入更多,支出更少,这自然就大大缓解了养老金体系的缺口压力。
最近几年,延迟退休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级官方文件之中。但具体如何延迟退休,细节并不多见,最常见的说法是“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今年7月份,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于延迟退休的细节首次有了更多的披露——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那么,到底该怎么理解自愿、弹性原则呢?自愿是否表示民众可以不参加延迟退休体系呢?显然并不是。自愿、弹性原则主要意味着民众对于退休年龄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但是不同的选择,最终会影响养老金的领取金额。
在自愿、弹性的原则下,一种比较可能的路径是,在延迟退休之后,将来领取养老金的标准时间是65岁。在标准退休时间之前,还可以设置一个提前时间点,比如63岁,到了63岁也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如果选择在63岁就开始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的水平会打折扣,到65岁的标准时间再领取养老金,就可以足额领取。民众还可以选择延迟领取养老金,比如在68岁开始领取,这时的养老金水平会比标准水平更高。
概括来讲,弹性养老金体系的基本思路就是“早减晚增”,领得越早,养老金水平就会打折,领得越晚,养老金水平就会增加。美国的养老金体系就是按照“早减晚增”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的。
美国当年推出“早减晚增”的养老金方案,原本预期通过奖惩机制,让民众尽量晚些领取养老金。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尽管较早领取养老金会降低养老金水平,还是有2/3的美国民众选择在标准退休年龄之前领取,1/3的人在能够最早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就开始领取。以美国的统计数据来看,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在工作了一辈子之后,很多人都希望尽早享受退休生活,即使退休金打折也不太在意。
我国的延迟退休最终会以怎样的方式出现,现在还没有一个最终答案。既要维护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性,又要保证民众的切身利益,想要在二者之间维持最佳平衡,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非易事。 延迟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