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三次亲密接触

作者:袁越
现代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三次亲密接触0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虽然肤色不同、相貌各异,但都属于同一个人种,即现代智人(H. sapiens)。按照此前的理论,我们这个人种在距今20万~30万年前诞生于非洲,然后便一直在非洲生活,直到5万~7万年前才终于迈出了走出非洲的第一步。之后,祖先们一路过关斩将,在迁徙的过程中战胜了其他原始人种,其中就包括大家最熟悉的尼安德特人(H. neanderthalensis)。这是当年遍布最广的古老人种,迄今为止全世界一共发现了上百处尼安德特人遗址,几乎遍布整个欧亚大陆。

科学家们曾经认为,现代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基因交流事件。但是,当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于2009年测出了尼安德特人的全基因组序列之后,科学家们才知道我们的祖先和尼安德特人发生过至少一次亲密接触,其结果就是今天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之外的现代智人体内包含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自那之后的15年时间里,随着基因组数据的不断累积,上述结论再次被修正。2024年7月12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刊登了普林斯顿大学整合遗传学研究所教授约书亚·阿基(Jushua Akey)撰写的一篇论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全新的人类进化图景。

由于此前的数据量有限,早年间的科学家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现代智人体内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序列上。阿基教授发现这类研究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结果,暗示着现代智人体内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很可能已被更早发生的基因交流“污染”了。于是,阿基教授反其道而行之,研究了尼安德特人体内的现代智人基因,发现上述猜想是正确的。

不但如此,分析结果还显示,现代智人和尼安德特人至少发生过3次亲密接触,而且这3次亲密接触的时间跨度相当大,说明此前公认的现代智人进化史很有可能是错误的,人类祖先的流动性远比此前想象的要大。

按照新的理论,现代智人早在20万~25万年前便已尝试走出非洲,并在这一过程中和当时生活在欧亚大陆上的尼安德特人发生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可惜这次走出非洲的尝试失败了,祖先们被迫退回了非洲,但这次亲密接触却把现代智人的一部分基因留在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内。

距今10万~12万年前,现代智人第二次尝试走出非洲,可惜再次以失败告终。但就在这次走出非洲的过程中,现代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发生了第二次亲密接触,再次把一部分现代智人的基因留在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内。

距今5万~6万年前,现代智人第三次尝试走出非洲,终于获得了成功。这也是双方的第三次亲密接触,尼安德特人通过这次接触把他们的一部分基因留在了现代智人的基因组内。不过,这部分来自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已经因为前两次的亲密接触而混合了一部分现代智人的基因,这就是为什么此前的研究出现了一些偏差的原因。

这个新结果还修正了此前关于尼安德特人种群数量的估算,修正后的数据比原先估计的要小,这说明尼安德特人很可能并不是被现代智人彻底消灭的,而是因为人数太少而很自然地被现代智人群体吸收了。

总之,这项新研究表明,我们的祖先不但一直在试图扩张自己的地盘,而且当时的古人类社会已经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所谓“全球化”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 尼安德特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