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推地方附加税?
作者:谢九《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
《决定》透露了两个关键信息:一是地方附加税由之前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三者合并而成;二是合并之后的地方附加税,地方政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确定税率。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目的是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在我国境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为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教育费附加是由国务院规定的,用于扶持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国家政府性基金;地方教育费附加是由各地省政府自行制定的,经财政部同意后实施的一项地方政府性基金,用于增加地方教育的资金投入,促进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以2023年的财政数据来看,去年我国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为5200多亿元,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规模为4000多亿元,三者合计约为1万亿元。
之所以要将三者合并为地方附加税,从技术层面来看,原因在于之前的三项税费,都是以增值税和消费税为计税基础附加征收,合而为一后更加便于征收管理。除此之外,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在费改税之后也更加规范。
除了技术层面的因素之外,推出地方附加税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三者合而为一后,地方政府可以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的适用税率。由于各地方政府的实际情况不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税率,尤其是那些财政压力较大的地方政府,提升地方附加税的自主权之后,理论上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与以前相比,我国的财政收入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15913亿元,同比下降2.8%,全国税收收入为94080亿元,同比下降5.6%。以我国的四大税收来源来看,除了排名第二的消费税出现上涨,涨幅超过6%,其余三大类——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全部下降,降幅均超过5%。
由于房地产市场下行带来土地财政萎缩,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更大。今年上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19915亿元,同比下降15.3%。从中央和地方来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2073亿元,同比增长8.4%;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为17842亿元,同比下降17.4%。
地方政府的收入大降,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金大幅萎缩。2022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下降了23%,2023年在此基础上再降13%。今年上半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15263亿元,同比下降18.3%。如果土地出让金继续以这样的趋势大幅下降,部分地方政府将面临较大的债务危机。按照官方对我国当前地方债的描述:“总体来看,地方债务风险可控。同时,从全国看,地方债务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隐性债务规模仍然偏高,面临较大还本付息压力,风险依然不容忽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为地方政府开源成为刻不容缓的挑战。房地产税被视为最有可能替代土地出让金的方案。过去几年,房地产税一度呼之欲出,2021年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由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等因素,2022年3月份,财政部表示,“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一度呼之欲出的房地产税就此暂停。
随着经济有所反弹,房地产税又开始出现启动的迹象。2023年,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为房地产税的推出建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在信息统一之后,为房地产税全面推广扫清了技术障碍。2023年,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发表了《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的文章,指出“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
不过,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而且降温的速度和时间超出预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房地产税,会有更多的房地产库存向市场抛售,势必会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更大的打击。如果房地产市场无法企稳,房地产税也就难以真正推出。
房地产税短期之内难以问世,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附加税也就成为一个新的选择。理论上而言,地方附加税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不过,想要以地方附加税来替代曾经的土地财政,显然并不现实。
首先,地方附加税的整体规模有限,去年的规模为1万亿元左右。去年我国的土地出让收入为5.8万亿元,地方附加税和土地出让收入相比,二者不在一个级别上。而且,地方附加税严格来说不是一个新的税种,是将原来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合并,如果从增量角度来看,地方附加税带来的收入规模就更加有限。
对于很多地方政府而言,出于招商引资的目的,对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这些税费的征收都比较谨慎,如果征收数额过高,有可能打击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引发资金外流,反而得不偿失。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给企业减负,甚至减少附加税费的征收。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地方附加税没有意义。首先,从税费规范以及征收便利的角度来看,将三项税费整合为一种还是有其必要性的;其次,地方附加税虽然从整体上难以弥补土地财政萎缩的缺口,但在财政压力加大的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可以在一定幅度之内自主确定税率,地方附加税在短期之内也是一个权宜之策。 地方附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