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白”和“大佬”的理财对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溜溜球毕业6年,我一直过着大手大脚、随心所欲的生活,电子产品、高档服装、旅游等“烧钱”的爱好一个也不落,所以目前只存下了5万元。积蓄显得如此可怜,想要利用它“钱生钱”,似乎更是痴心妄想。
老易是隔壁部门的同事,50岁出头,中等身材,头发梳得纹丝不乱,戴着一副金边眼镜,显得睿智沉稳。他“股海”沉浮数十载,始终傲视群雄。所以,当老易说要传授我投资知识时,我简直觉得天降奇缘。说实话,我并不满意目前的财务状况,收入一般又控制不住消费,迫切地想要找到开源渠道。
老易缓缓开口:“初次投资的人,首先要打好理论基础。”他给我开了一份书单,从启蒙读物《小狗钱钱》到经典著作《国富论》,总共有十来本。我抓紧午休和下班时间充电学习,边看边做笔记,认真程度堪比备战高考。没多久,我自觉功力大增,已做好投身市场的准备,央求老易传授第二招。
老易气定神闲地说:“接下来,教你看K线图。”这些高高低低、红红绿绿的柱状图,似乎暗含着某种神秘的趋势。比如在平滑的区间振荡几天后,有可能会突破向上,投资者就要抓住苗头,提前“埋伏”。
我迫不及待地购入一只股票检验成果。没料到,走势急转直下,我心里纳闷这明明和经典图形分毫不差。老易沉思一会儿:“坏了,这是假突破。”随后他重重叹了口气:“忽略了一个重要元素,你这个文科生,哪里学得会复杂的指标分析。”
为了防止我一蹶不振,他又提议说:“我们不妨换个流派,跟风找准题材。”然而,从几千只股票里选出潜力股,无异于大海捞针。老易说,精准筛选考验的是对新闻的洞察力和敏锐度,不仅要知晓国内方针政策,也要对国际形势了如指掌。我似乎缺乏这种“一叶知秋”的天赋,根本看不出行业间微妙的因果联系,所以风儿始终没吹到我投资的“田地”,直叫人心灰意冷。
某天,我像往常一样打开账户,惊喜地发现有只股票一飞冲天,不仅回本还略有盈余。想着老易叮嘱的“落袋为安”,我立刻卖掉离场。费解的是,卖出去的股票继续高歌猛进,剩下的那些犹如深陷泥潭,没半分起色。
想到少赚的钱足够买一部心仪已久的名牌手机,我后悔得捶胸顿足。因为沉溺在负面情绪里无法自拔,我向老易大倒苦水,哀叹自己“没有发财的命”。老易还是风轻云淡:“咱们以后多学学哲学,保持内心强大。”午休时,听到王姐吐槽:“老易今天怎么回事?和他对接工作时,脸臭得离谱,语气又凶。”旁人起哄:“不用猜,股市肯定不好。”我心里很诧异,按理老易应该对市场变化早就“免疫”了。
看时间尚早,我决定给老易送杯咖啡。此时,他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四周无人,老易肆无忌惮地打着私人电话:“真是的,我都亏了快30个点了,想到那只卖飞的股票,我愁得几晚没睡好了。”
我敲了敲门,老易匆忙结束对话,瞬间恢复到精英“大佬”的形象。然而,电脑屏幕里那一闪而过的绿色数字无情地“出卖”了他,我若无其事地递过去咖啡。
老易接过咖啡抿了一口:“告诉你个好消息,有个理财高手出了新课程,判断特别准确。”他迟疑了几秒:“不过学费有点贵,一期3000块。”见我没有搭腔,老易继续动员:“我们平摊费用如何?”想到他的战绩与我不相上下,于是我找理由拒绝:“算了,我最近在研究玄学选股。” 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