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少数人可以看见星星
作者:张斌
大约15年前,黄色的墙第一次登上了德国著名杂志《踢球者》的封面,威斯特法伦球场的南看台至今都是齐刷刷的站席,排布得当,可以有24454名球迷持票进入这一区域,塑造起一面声势浩大的墙。回到不算太遥远的黄金时代,利物浦安菲尔德球场的KOP看台有比南看台更大的声势容量,而凯尔特人队主场的“丛林看台”则要克制一些,大约是南看台的一半规模。《踢球者》的镜头饶有兴趣地追寻着“黄色的墙”,多特蒙德客战法兰克福,1万名球迷追随而至,将移动的墙耸立在客队球场之内,声势凛然。
移动的墙出动之后大约21个月,克洛普率领多特蒙德赢下德甲冠军,球队自此展翅高飞,甚至在2013年攻入了同样在温布利大球场进行的欧冠决赛,当然宿命未变。成名之后,克洛普入主安菲尔德,他曾多次向人们描述威斯特法伦球场的威严——“入场的球员通道像是一条黑色的隧道,两米的顶棚,压抑着气氛,当你走到尽头,步入球场的一瞬间,就像是婴儿来到这世界。从黑暗中来到光明的世界,这世界爆炸了。你向左边看,南看台上好像足足有15万人,都快疯了。”凡在多特蒙德工作的人都会有此同感,那面墙能够压垮所有敌人,亦能在自家门将背后送上支撑,但如果是客队门将落单在黄的墙前,那就好似两万多特蒙德球迷人人都能对其发起袭击。
20年前,多特蒙德俱乐部内外交困,眼看就要走到财务破产。人心不振,俱乐部的极端球迷组织决定不能坐视衰败,他们打出了一面旗帜,希望更多人可以看到,旗上印着王尔德的名句——许多人穿过黑暗的小巷,只有少数人可以看见星星。单单凭借文艺腔儿,断然救不了球队,为提振士气,球迷组织行动起来,决定在南看台上建成一面绝对正宗黄黑两色的墙,球衣和旗帜统一订制,要给来犯之敌以震慑。先从制作旗帜开始,球迷们从一家丹麦公司订了长达近5公里的布料,租用了缝纫机,足足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缝制出几千面旗帜。看着丰硕的成果,忠贞的球迷们甚是欣慰,他们也由此成为绝对熟练的缝纫工人。
1992年,多特蒙德顺应时代需要,改建了北看台,原有的球迷席位从5.4万个缩减为4.3万个,随之带来的便是球票涨价和对南看台的改建。在动工前,球迷组织与俱乐部进行了深入沟通,双方很快达成共识,取消南看台改建计划,尽可能存留站席,保持低票价,让来自衰落工业区的自家球迷毫无障碍地涌入主场。南看台的存留,导致威斯特法伦球场至今仍然是德甲最大球场,可容纳8.1万人,单是“黄色的墙”区域的球迷容量就比柏林联队和达姆施塔特队的主场都要大。更为关键的是,凡是持有“黄色的墙”区域季票的球迷,看一场多特蒙德比赛的平均票价仅需14欧元,标准的忠诚者票价。虽然威斯特法伦球场场场爆满,但在欧洲足坛比赛日收益排行榜上却始终难以跻身前20位,原因就是俱乐部始终平抑着忠诚者票价,一旦提价了,那便是丧失了球队灵魂。 多特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