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的苦与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十一六音乐节的苦与乐0假期我决定跟朋友一起去感受一下音乐节的氛围,于是我们坐上地铁,又换乘大巴,经过三小时的“跋涉”来到了郊区,被汹涌的人群裹挟着来到现场。

音乐节在午后开演。5月的北京,也算得上是“烈日当空”,看不到尽头的队伍缓慢地挪动,还没入场的观众们已被太阳晒得困倦。终于,尖锐的鼓声、电吉他声在人头攒动中突兀地响起,音乐节正式开始了。

首个登台的乐队顶着“不冷场”的压力,一上来就热情地与观众互动,善良的e人们非常捧场,或是跟着节奏挥舞双臂,用脚踩着节拍,或是沉醉地摇头晃脑,身体左右摇摆。乐队一曲唱罢,他们毫不吝啬地送上热烈的掌声、欢呼尖叫声。多亏了他们,舞台上努力活跃气氛的乐手们才不至于陷入冷场的尴尬,燥热拥挤的人群也总算多了一分音乐节的松弛。

但有一部分人,无论音乐多么喧闹,周围的人群多么激动,他们仿佛自带结界,总是双脚站定,双臂紧抱在胸前,周身散发出一种严肃高冷的气质,偶尔举起手机拍几段视频,就是对周围欢乐活泼气氛的最大尊重了。也许是对不熟悉的音乐无感,也许是太过害羞不好意思暴露真实的情绪,谁也猜不准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对于他们,我内心也是佩服的,毕竟在热闹中保持冷静的自我也是需要勇气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不也是一种顶级孤傲?

音乐节时长超过8个小时,于是看完第一支乐队的演出,我们就火速从前方只允许观众站着的观演区,挪到了休息区。这里早已被数千张五颜六色的野餐垫和充气沙发占满,每个垫子上都摆满了零食和小吃。手机没有信号,我当起了“人类观察家”:那边一对情侣已躺倒在遮阳伞下进入梦乡,无论不远处的音乐多么嘈杂,他们都纹丝不动;这边两位小姐妹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背朝太阳玩起了单机游戏。

经过下午数小时的“煎熬”,终于在黄昏日落时看到了音乐节最美的时刻:白得晃眼的太阳缓缓落下,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橙色,照耀着远处迷蒙的群山,也洒在了人们的脸上。当夜幕真正降临时,黑夜中舞台灯光闪烁,蓝色温柔,黄色耀眼,歌手闭着眼深情地演唱。我不禁感叹:“音乐节属于夜晚。”这才是我们i人喜欢的风格,无需刻意迎合热闹,不必暴露情绪,这样轻松惬意的氛围刚刚好。

穿着时髦、青春洋溢的年轻人,站在草坪上听着歌都是神采奕奕的,某个时刻我感动于大家都在好好生活,音乐节就是平凡日子中的小期待。不过,当我问同样是i人的好友:“下次还想来吗?”她说:“不来了。”有的热闹不必硬凑,有些潮流不必追赶,直面自己的喜恶就很好。 音乐节

上一篇: 从城市到乡村
下一篇: 健康(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