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29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打网约车回家,一分钟后,一辆黑色帕萨特呼啸而至。令我有点惊讶的是,这是一辆油车。我梳理了一下自己坐网约车的经验,似乎好久好久没碰到油车了,这让我对司机产生了一点儿兴趣,司机也挺爱说话,于是我们聊了起来。
司机大哥戴着墨镜,五十出头的年纪。他告诉我,自己其实是一名“司导”,最近青岛还是旅游淡季,来旅游的人不多,他没接着活儿,暂时干网约车挣点零钱。见我对司导这个职业感兴趣,他开始向我介绍自己的本行:
所谓“司导”,其实就是司机兼导游,主要提供两项服务,一是开车,二是讲解。他说自己岁数大了,那些五花八门的说辞实在背不下来,只能和客人扯闲篇儿,“你别说,有人还就喜欢我这样胡侃的”。
做司导的时候,接待两三个客人,他一般开这辆帕萨特,人数如果更多,他还有一辆七座的商务车。如果两三个人也想坐商务车也没关系,他就按照车收费,不管人数。旅游淡季,帕萨特包一天300元,七座商务车就得收500元。这里的一天,一般是10小时以内,到了旺季车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一般会翻倍。客人已经抵达市区的,他可以上门接客,不另收费,但如果客人在郊区或机场,那接客得加钱。
我感慨,这钱赚得也不容易啊,一天时间,又是开车又是陪聊,工作量挺大啊。大哥笑笑说,这点车费只是辛苦钱,他们这行要赚钱,还另有门路。每个司导除了开车加导游外,还有两项重要的工作,一是给客人安排食宿,二是为有需求的客人提供导购服务。
每个司导在接客前,都会找景区的饭馆“谈判”,介绍一桌客人收多少“中介费”,这是每个司导和饭馆老板共同的秘密。同一家饭馆,不同的司导谈的价钱可能不一样,但不会差太多,有时介绍一桌酒席赚的“中介费”,要远远高于车费。
其实这也是小钱,司导们真正希望碰到的,是那些喜欢采购当地特产的游客。和饭馆一样,每个司导都有自己联络的特产商店,司导自己其实也是个卖货的,比如一盒茶叶,店里只收1000元,他们要是能“忽悠”客人以2000元买下来,那剩下的1000元就是自己净赚的。茶叶还是小东西,有些南方来的有钱人喜欢当地的石头,一块石头二十几万卖出去,司导自己能分五六万元。
我有点惊讶:“客人不砍价吗?”大哥又笑:“你不了解某些有钱人的心思,当着朋友的面儿,对他们来说砍价就是‘掉价’。”因为有这么多捞钱的门道,有些会来事的司导面对某些客人时干脆不收车费。不过如今市场不景气,很多人找不到好工作,干这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他们想“钓大鱼”可比从前难多了。
(读者 小罗)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