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转起来,刻不容缓

作者:邢海洋

4月份的流动性数据出来了,尽管是和今年的数据合并发表的,但遮盖不住数据是负数的事实。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87亿元,M1余额为66.01万亿元,同比下降了1.4%,M2余额为301.19万亿元,而3月末的M2为304.8万亿元,意味着总量下降了约3.6万亿元。三大核心数据均为负数,这在过去是极为罕见的。

M1和M2都是衡量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1,狭义货币供应量,是流通中的现金,再加上活期存款和支票存款。M1具有高度流动性,直接反映了市场上的即时购买力。M2,广义货币供应量,是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期存款、理财产品等,是社会上所有货币的总和,不仅包含市场上的即时购买力,还包括潜在的购买力。就在2024年3月,我国的M2首次超过了300万亿元,这一数字是美国的2倍、日本的5倍,被视为我国几十年来随着房地产蓬勃发展印钞机隆隆开动的结果,可现在,仅仅一个月之后,社会上的钱居然减少了。

中国的经济火车慢了下来,尽管钞票在惯性之下累积出300万亿元的流动性,可这一切居然在4月戛然而止,原因就在于人们存款多、贷款少。过去是借新偿旧,现在干脆提前还贷,银行账面上的资产与负债就此消失了。而银行还在监管的要求下挤水分,暂停手工补息,也就是暗地里高息揽储,这使得流动性数字骤然下降。

其实早在M2露出疲态之前,物价已经低迷了一年多,庞大的流动性数字始终无法传导到物价上,就是因为传导机制出了问题。社会融资是这一存款转为投资的关键渠道。202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累计12.9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了1.61万亿元。人们都不贷款或者少贷,即便这将近13万亿元的贷款都流向了央企和国企,而非民营企业和个人。到了4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速度降低了,国家对负债过高的地区或城市设置了公共投入的限制,对房地产存量过于庞大的城市设置了供地红线,来自国有部门的贷款也迅速下滑,结果就是M1、M2和社会融资规模同时为负增长。

当过多的金钱被存起来而不是在现实中消费,经济面临的就是一个增长的死结。到了今年一季度,来自个人部门的存贷比达到了6∶1,钱涌进了银行,虽然利息不高,但物价几乎不涨,实际利率却是颇高的。正因如此,银行不断降息,抬高存款门槛,限量供应大额存款,手段一个接一个,希望大家少存钱、多花钱,可效果并不彰显。由消费不振引发的投资不旺、就业低迷蚕食着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器,使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愈发复杂。

钱存起来会越来越值钱,这鼓励了人们更多地储蓄,更少地消费,以至于整个社会环境呈现出低欲望状态。为促进投资和消费,政策层面一直在发力,举措之一是财政部公布了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其中最长期限的国债达到了50年期。杭州和西安两个重量级城市彻底放开住房限购,其背后的深意不言自明,各地几百个房地产刺激措施推出来后,曾经的增长火车头房地产仍不见拐点,政府投资又因为负债率高再难大举加杠杆。

M1和M2的下降,究其原因并非钱消失了,而是流速慢了,社会经济的活跃度不如从前。使钱运转起来,而不是躺在银行账户上便是当务之急。于是我们看到央行将直接下场的消息。吹风会上,央行透露将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据测算,3000亿元的基金将带动8000亿元资金流向房地产业。

资金转起来,刻不容缓。 资金

上一篇: 《字贯》案
下一篇: 起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