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的新趋势

作者:谢九

去年的人口流动,有两个最主要的趋势尤为引人关注:一是一线城市的人口重新恢复增长;二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不再是那些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而是合肥和郑州这两个内陆城市。

从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动来看,过去几年由于生活成本过高等原因,很多年轻人开始逃离北上广,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躺平”。逃离一线城市的风气在2022年达到高潮,当年四大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首次出现集体负增长。

不过,一线城市的人口负增长,并没有成为长期趋势,在集体负增长一年之后,2023年全部重回正增长。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2023年底的常住人口分别增长了1.5万、11万、9万和12万。

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一线城市的房价和房租开始明显下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生活成本,尤其是房租下降,对年轻人的刺激效应更加直接。

2023年,一线城市的房租快速下跌,而三、四线城市由于大量年轻人返乡,房租反而出现了上涨。如果将当地的房租和收入作对比,一线城市的吸引力重新上升。

除了房租之外,一线城市的房价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年轻人回流。前些年一线城市的房价处在高峰,年轻人奋斗一辈子可能也买不起一套房,对很多年轻人而言,在一线城市买房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由于看不到在一线城市安家的希望,所以很多年轻人选择离开。随着房价下跌,一线城市的二手房跌幅超过两成甚至更多,这让很多年轻人重新看到了在一线城市买房的希望。

除了生活成本的因素之外,一线城市的户籍制度放开,也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四大一线城市当中,除了北京之外,广州和深圳的落户门槛已经非常低,上海落户的方式多样,尤其是人才落户,对于那些重点院校的毕业生,门槛并不算高。和小城市相比,拥有一线城市的户口本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户籍门槛降低也吸引了年轻人。

从去年四大一线城市的新增人口来看,落户条件最严苛的北京,去年的新增人口最少,其他三个落户条件相对较低的一线城市,新增人口都在10万人上下。

一线城市的人口重新增长,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我国地方城市的管理者开始重新意识到“人”的重要性。在以前人口过剩的年代,部分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管理者将人口视为负担,担心过多的外来人口会挤占本市的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所以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外地人挡在门外。

随着现在人口总量减少,很多城市都面临越来越大的人口外流压力,人口开始成为最宝贵的资源,而不再被视为负担。尤其在房价下行的背景下,很多城市的住房库存量越来越高,急需引进增量人口来消化住房,拯救本地楼市。即使外来人口暂时没有能力买房,至少可以增加本地的消费能力。

最近几年,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变得越来越常见,之前主要是一些二线城市通过各种手段吸引人才,现在一线城市也开始放下身段,通过降低户籍门槛或者其他方式“抢人”。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从曾经被视为负担到现在成为稀缺资源,这可能也是人口萎缩带来的红利。

促进人口流动最核心的因素,最终要看就业机会。一线城市的人口重新开始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和就业形势有关。一线城市更丰富的就业机会,是吸引年轻人回流的核心因素。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就业机会相对充裕,即使在三、四线城市,年轻人也能找到一份清闲的工作“躺平”。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很多经济欠发达的三、四线城市,就业机会开始相对不足,尤其是大量年轻人返乡之后,很难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相比之下,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远远高于三、四线城市,即使无法找到理想的高薪工作,找到一份能谋生的工作,比如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还是比三、四线城市更容易。

实际上,去年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并不是四大一线城市,排名前两位的是合肥和郑州,人口分别增长了22万和18万,这两个内陆城市的人口增速排名居前,出乎很多人的想象。

合肥和郑州的人口增速位居前列,除了房价等生活成本较低的因素之外,更关键的是就业机会的指引。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为国内最热门的投资项目,合肥这几年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热潮,当年在蔚来汽车陷入困境之际果断投资,并且引导蔚来在合肥建厂,现在已经在合肥打造了丰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大量新能源汽车及周边配套产品厂家在合肥大规模投资建厂,合肥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生产基地之一。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支撑,合肥人口最近几年持续增长,常住人口数量已经超越了南京。去年合肥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985万,距离千万级别只有一步之遥。

郑州过去的产业支撑亮点主要在富士康,在这一轮新能源汽车大潮中原本处于落后位置,不过最近几年郑州也开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奋起直追。郑州原本就有宇通客车这样的汽车巨头,2021年更是引入了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让郑州拥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比亚迪在郑州的工厂投资超过100亿元,预计一期产能40万辆,二期产能60万辆。仅仅是比亚迪高达100万辆的汽车产能,就将为郑州吸引来大量就业人口。

随着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2022年以来,我国的人口总量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在人口总量减少的大背景之下,人口向就业机会丰富的城市聚集,反过来也会让那些产业支撑力不足的城市加速萎缩。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