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287)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岳父退休以后,去亲戚开的公司再就业10年,直到70岁才彻底闲下来。他一闲下来,我们就遭殃了。一大早天还没亮,他常常突然敲门,送来一些打折的蔬菜、水果。看到我们蓬头垢面,匆匆忙忙开门的样子,他还会祭出《曾国藩家书》之类的陈年“鸡汤”,好一通数落,认为早睡早起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您早睡早起了一辈子,咋连个副科长都没当上?”按照妻子以往的脾气,这句话会喷涌而出。好在这些年她的修养有所提高,憋回去了。
岳父退休前在一家事业单位任闲职,退休后拿“补差”又是亲戚安排的闲差。散淡了大半辈子,他无法共情如今职场上的“996”“007”。就拿妻子来说,下班后经常做PPT、短视频,忙乎到将近晚上12点。要像岳父那样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岂不得过劳死?
岳父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和他沟通了许多次,依然我行我素。从不提前通知,大清早神兵突降,打断我们很稀缺的睡眠。好在两年前小区改造,楼下安装了单元防盗门。由于资金有限,没有对讲功能,只能凭门禁卡或密码开门。
某天清晨,岳父被单元防盗门挡住了,打电话要我下去开门。寒风冷雨中,他等了10分钟,吃了点苦头。每家只有2张门禁卡,没法给岳父,他让我去物业询问密码,我借口忙迟迟没去。又一天清晨5点,岳父再次突然造访,在楼下大声打电话要我下去开门。二楼一位忍了很久的邻居爆发了,开窗一通“输出”怒批岳父没有公德,清晨吵人瞌睡。
被“棒喝”之后,岳父终于改掉了顽固性老毛病,学会了串门提前预约。其实正是因为他一生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弄得晚年没有一个朋友,只能频繁来找我们“玩”。
岳父消停一阵子之后,一向体恤晚辈的母亲忽然频繁打电话,也是清晨五六点,可能因为失眠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这位母亲往往车轱辘话来回说,几分钟后自己醒悟了,不好意思地说:“打扰你们睡觉了吧?”接着赶紧挂掉。她已经86岁高龄,看来脑子越来越糊涂了。
家有老人,即便处于相对健康状态,也免不了时常吵扰儿女。好在我们尚能保持情绪稳定,不流露出厌烦的神情。这种修养并非缘于看“圣贤书”,而是十几年照顾流浪猫锤炼出来的。
家里长期会有收养的三四只流浪猫,晚上此起彼伏地拉屎,总会让我臭醒多次,忍着瞌睡起来铲屎。它们碰碎物件是常有的事,起初倒了一个热水瓶,足以让我们暴跳如雷。渐渐地,面对破裂的手机屏,也能心情平静了。
常有人讽刺养猫狗的人,认为他们肯定不会孝敬父母。我们倒是觉得有了“侍候”猫狗的经历,对于和高龄父母相处颇有裨益。比如清晨经常被老人吵扰,一般人负面情绪会很严重,我们因为经常被猫吵醒,习惯性地能做到心平气和。铲屎这么多年,遇上老人大小便失禁,我们也比常人耐恶心,能帮忙护理。
孝心不靠喊口号,“实战”经验的积累很重要。我父母都反对养猫狗,他们不知道自己其实是我们养猫狗的受益者。
(读者 天潼)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