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来信(128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小区中央有个小花园,是老人们早晨锻炼、年轻人晚饭后散步的绝佳去处。然而经常会发生一些煞风景的事情,比如老汉旁若无人地对着大树小便,灌木丛里冷不丁站起一个正在系裤子的老头或老太……
在小区里,离家这么近,怎么就不能回家大小便?我一度很是不解。6年前,妻子去一家较高档的小区当物业管家,从未见到过老人随地大小便,于是我觉得这是素质问题。妻子服务的小区老龄化同样严重,老年居民多是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我们小区的老人大多是退休工人,还有相当多的农村老人,他们随做小生意的儿女进城居住。
去年,有位老太太频繁向妻子求助。有时让她代买药品,有时帮忙拿快递。老太太78岁,看上去身体还好,腿脚并没有毛病。后来她向妻子解释,她小便失禁越来越严重了。有时突然想上厕所,从客厅走到卫生间不过10米距离,居然憋不住尿在裤子里了。老太太以前是厂领导,很注重体面。虽然没人看见她的窘态,但她感觉格外“丢丑”,再也不敢出门了。据她了解,颇有几个老年邻居和她一样,出门只能穿纸尿裤。她觉得很不习惯,便宁可窝在家里。
我终于明白了,我们觉得一两百米的回家路很短,对于有些老人,却是漫长的距离。我们小区的老人经济普遍不宽裕,没几个人舍得出门就穿纸尿裤。他们大半辈子大大咧咧,不像妻子服务的小区里的老人那么注重面子,于是才会经常见到有人随地大小便。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虽然无论什么原因不讲文明总是不对的,但通过妻子这起服务案例,我们都有了一些反思。我们家也有老人,他们如果“失禁”但不严重,估计不会告诉我们。那位老太太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她的儿子却不知道,可见我们平日得通过各种渠道增加阅历,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老人。
去年底,两位舅舅不远千里来看望母亲。两人事先预订了酒店,大哥、二哥知道后想让他们退房。大老远过来却不住在家里,老家亲戚们不得说我们待客不周?争来争去,我发现两位舅舅态度十分坚决,就劝说哥哥们“从”了他们。
几天后,舅舅们坐高铁回家。临行前,二舅向我解释,他们哥俩如今都是“起夜家”,一晚上起码起夜四五趟。住在我们任何一家,晚上都会感到有压力。再怎么轻手轻脚,总会弄出一些动静,吵了全家人的睡眠。若是咬牙忍着,太难受,而且顶多减少一两趟。住酒店就自由多了,不必顾虑那么多。
一晃我也“奔六”了,其实也悄悄成为了“起夜家”,至于以后能不能活到失禁的年龄,还不好说。提前对老了以后的各种状态有所了解,将来面临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会多一些从容,少一些心理失衡。
(读者 阿紫)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