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德约科维奇?

作者:张斌
何以德约科维奇?0几年之间,曾经繁花似锦的《体育画报》从周刊渐退至月刊,活出了老而弥坚的味道。澳网落幕,一个网球的话题在这本杂志中慢慢延展开来,有关最伟大球员之争不必再继续了,德约科维奇在作者眼中已是不争之答案,以《新晋最伟大》 (“The Last GOAT Standing”)为标题的文章算是又一次的加冕。

美国体育传媒偏爱GOAT荣衔,随时准备着为杰出运动明星名标青史。德约科维奇澳网虽然半决赛落败于22岁的辛纳,但众人释然,久居世界第一宝座、眼瞅着37岁的“老人”输给网球的明日之星,不正是天下人一起向未来嘛。即便被挡在决赛之外,德约科维奇依旧在这个曾经带走10项冠军的大赛中又赢了5场,只要人在球场,他始终还是冠军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5月的法网,德约科维奇的乐园,向着自己的第25个大满贯挺进,如此高度同辈早已无人可及,麦肯罗、康纳斯以及阿加西这一量级的名宿怀抱之中的大满贯也就8个,桑普拉斯14个,费德勒20个,纳达尔22个。

除去大满贯荣耀,德约科维奇还赢下了另外74个赛事冠军,奖金总额1.8亿美元,410个星期身居世界第一,大多数人对其均是仰望。“高龄”之下,德约科维奇开始采取避战策略,但根本未见老态,正像民谣中所唱的——他尽职尽责地将“老人”拒之门外。

都说老将并不乐于讲述抗衰老的秘诀,但德约科维奇该算是例外,无论是这一次《体育画报》通过其教练发出邀约,还是阿加西电话中的垂询,这位新晋“最伟大”甚是积极地探寻自己强大的绝世之谜。德约科维奇将记者请到了自家基金会的办公室,那里可以望见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身在故土,新晋“最伟大”建议所有人一道先向自然致敬,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父母遗传给了他独特的运动基因。妈妈又瘦又高,毕业于体育大学,打过排球,练过体操,与德约科维奇的父亲同为南斯拉夫国家运动体系中的滑雪高手。

这一对运动高手生下了三个儿女,老大德约科维奇被公认为运动天赋最突出的,全家上下竭尽所能支持哥哥凭借运动能力改变一家人的命运。此前,家中经营的比萨店很是寒酸,德约科维奇回忆,父亲曾经手里握着10马克给大家看,那是全家那一刻仅剩的钱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德约科维奇奔赴了德国的一家网球学校深造,很快便获得了“夹克衫”的绰号,原因居然是孩子穷到没有一件夹克衫。20年前,德约科维奇进入职业网球圈,家人只好先去借高利贷,才得以支付各种账单。

心酸的成长故事自然塑造着德约科维奇的心智,但决定其网球风范的重要因素也源自故乡贝尔格拉德,他会不厌其烦地告诉来访的朋友,古城历史上曾被入侵40多次,世所罕见。城市的创伤与烽烟以莫名的方式渗入到新晋“最伟大”的身心之中,激发了他应对强敌的果敢和韧性,因此这篇专稿在版面上有了一行粗体加重的表述——他最伟大的力量来自于他精神层面的坚不可摧,没有球员能散发出他那般自信的水准;没有球员拥有他那般生存的本能,他具备在必要时从身心内部激发出最完美网球表现的超级能力。德约科维奇感慨道,世人都认为,因为你拥有了身体上的天赋,因此精神上也该有天赋,可以轻松地克服场上的一切险阻。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需要常年的辛劳和奉献,对自己了解非常重要,情感、心理要形成完美的模式,与身体相得益彰,才能求取成功。

精进的过程中有秘诀吗?德约科维奇向询问者倾斜了一下身子,压低声音像是说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有意识的呼吸很关键,越是紧张的时刻,呼吸越重要,没有人可以帮上你,只有平静下来,找到重回现实的路径。 德约科维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