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食大降价,降到点上了吗?
作者:邢海洋休闲食品三巨头之一的良品铺子举起了降价的大砍刀,瞬间300多种产品平均降价22%,其中最高降幅达到45%。曾经,零食三巨头因上市而建立起宽大的食品安全护城河,开启了价高质优的休闲零食之旅。现在,消费者渐瘪的钱包,以及街角成千上万的量贩式零食店蚕食了它们的份额,市场重归低价竞争态势。
休闲食品巨头的风光与落寞是有迹可循的。这次良品铺子降价幅度最高的产品种类是坚果,包括夏威夷果、松子、开心果和腰果等,其实休闲食品巨头的风光就隐藏在坚果里面。坚果富含高蛋白,是植物为繁育下一代浓缩下来的营养精华。坚果内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有一定的效果。凡此种种,都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将消费更多的坚果。
可坚果吃起来鲜,却极容易氧化变质,变质的结果是产生黄曲霉毒素,而黄曲霉毒素又是致癌物,故而吃坚果,保质期很重要。3年前,良品铺子甫一上市股价便15连板,连涨了将近一个月,市值翻了3倍多。资本的逻辑是很清晰的:在零食领域,尤其是以坚果为主的,稍稍过期就可能影响口感,并产生有害物质,品牌化是必经之路,既保护企业的利益,也是消费者的利益所在。有了人人皆知的品牌,有了高大上的产品形象,休闲零食巨头们也就有了商业壁垒,可以自由定价了。
可惜的是,休闲零食可谓是没有白酒的命,却得了白酒的病。成了巨头并不意味着坚果将由它们几家独家经营。价格虚高,消费者不买账,自会有新兴的企业填补市场空白。
这两年零食行业最大的一个变化是量贩式零食店的大量涌现。这些遍布街角的零食店,有大玻璃窗、简洁的展示柜,以及琳琅满目的小包装零食,把零食售卖带到了一种全新的模式。量贩式零食店从工厂直接采购,去掉了经销商环节,商品因而更低价。与超市的零食货架相比,量贩式零食店的散装产品种类更为丰富。区别于商超大包装的售卖方式,这里的很多休闲零食都是小克重、独立包装、论斤称重。2021年全国量贩式零食门店数量还只有2500家,2022年底就扩张到1.3万家,照此势头发展下去,今年可能有近3万家。量贩式零食店不仅遍地开花,还开始了兼并合并、做大做强的资本运作。量贩式零食领域的两大品牌“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已经宣布进行战略合并。
既然散装零食同样美味、解馋又廉价,让刚竖起品牌的零食巨头们很快就败下阵来。良品铺子的营收已连续5个季度出现同比下滑,今年第三季度更是陷入营收、利润双降,其中累计营收更是下滑了14.33%。降价以重获市场就是摆在良品铺子等零食巨头面前不得不做的选择。其实早在一年前,三只松鼠就提出了高端性价比战略,使其主打的坚果类产品价格明显低于竞争者。这一战略似乎也没有稳住三只松鼠的销售额,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也下降了14%。据信息披露三只松鼠在第三季度严格执行了有竞争力的价格,销售开始回升了。
今日之零食三巨头,其利润状况已远非三年前可比,保利润是没有指望了,要想求生存也只有降价一途径。当良品铺子全面推出降价战略,资本市场报之以激赏,连续两天股价涨停,显示的就是这种被逼于墙角后背水一战的状态。
今年的物价走势,降价是主流,10月CPI同比降低0.2%,跌入负值,11月更是跌了0.5%。对于过剩的食品供应而言,唯有降价才有机会。并且,降少了如同衣锦夜行,没人注意,也换不来市场份额。唯有大声降价,降出气势,才能赚出吆喝的彩头。从这个意义上看,良品铺子算是应和了今年商业的主旋律。 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