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什么的自由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朱为为不要什么的自由0周末计划爬一座野山,但功课做得不够,不知道那一带在修路,野战军一行人只好半路折往另一个比较热门的景点。下车那一瞬,香风阵阵,笑语喧哗,花红柳绿,满眼都是衣袂飘飘、妆容精致,既年轻又漂亮的女孩子。我受到了伤害——我没洗头没化妆,穿得像个铁血战士——所以面目可憎都是发型服饰的错。正打算掐老公一把,让他盯妹子的眼神含蓄点,发现他也正处于沮丧中——有人是开着哈雷摩托上来的。

一时山水失色,日月无光。然而儿子却欢叫着、跳跃着,一路追赶蝴蝶与山雀。糟糠二人不免相视一笑,看山又是山,看水还是水了。

心里不免怵惕:原来,丁点小事,也足以动摇一个人的自信与安全感。突然也就有些明白,为什么身边永远不乏衣食无忧,却仍然焦虑的人。想成为精致女子?健身、阅读、烘焙、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以及最朦胧最清新的滤镜。文艺青年?那你一定要读(买)《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忒修斯之船》,而且熟悉王家卫的每一个分镜与每一句台词。死宅?最新的番剧最好的手办,你都一一拥有了吗?

满目缤纷,花样层出,仿佛已是参差多态的理想社会。可当你把这一切的包装打开,瞅来瞅去,里面都分明藏着一个字——钱。说到底,除了直接烧钱的硬核土豪,当人们在社交场合展示时尚、精致、博学、品位等一切需要耗费大量资源的“品质”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展示财富。

这当然没什么问题,人人都有追求、展示上述品质的自由,而且这种自由来之不易,值得珍惜。但也要尊重他人不时尚、不精致、不博学、没品位……的自由。问题在于,资本的触角早就伸到我们的大脑皮层。你翻爆照帖,觉得美好的肉体是政治正确;你翻美容帖,认为精致的面容是对自己与他人的尊重;你翻旅游帖,难免慨叹没观过世界的人无资格提世界观。我们做了消费主义的傀儡而不自知,不惜刷爆信用卡甚至欠下高额贷款,转过身来还对某些网络平台捏着鼻子,说它们纵容愚蠢粗俗的视频四下泛滥。我们真的是反对粗鄙吗?不,我们是在嘲笑匮乏。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如果要靠服饰、体脂比、银行存款、阅读书籍数目等一切可量化的东西来确立,那么,势必就有忍不住给自己、他人标注价格的危险,那又难免冒犯21世纪的普世价值观了。

真正奢侈的东西,永远是稀缺的、经得起时间冲刷的,而不是这些一哄而上转瞬即逝的东西。何况,为什么就一定要追求奢侈、稀缺、永恒呢?我们也有不奢侈、不稀缺、不永恒的自由。

上一篇: 游戏拯救世界
下一篇: 健康(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