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适合睡懒觉
作者:袁越
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还是更喜欢在冬天睡懒觉呢?柏林一家睡眠康复中心的负责人迪特尔·昆茨(Dieter Kunz)博士决定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他利用职务之便招募了188名患有睡眠障碍的柏林人,在不同的季节测量了这些人的睡眠状况,发现他们在冬天的睡眠绝对时长并不比夏天长多少,两者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别。
但是,当他把这些人的睡眠过程分解开来之后,却发现他们在冬天的“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比夏天长了30分钟,具有显著的统计差别。众所周知,REM阶段与大脑的信息处理和情绪调节有关,非常重要,也许这就是很多人冬季嗜睡的真正原因。
昆茨博士将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2023年2月17日出版的《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杂志上。他认为冬季很可能以一种我们尚未知晓的方式增加了大脑对REM睡眠的需求,所以即使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冬天也应该让自己多睡一会儿。
话虽如此,很多城市人早晨要上班,没法睡懒觉,于是他们只能靠闹钟来强迫自己起床。如今大部分闹钟都有一个“贪睡键”(snooze button),如果你被闹钟吵醒后却不想立即起床,可以先按下这个键,然后接着睡。此后闹钟会每隔几分钟响一次,直到你最终下定决心起床为止。当初设立这个键的人认为这么做对心脏有好处,甚至还能减轻早晨的疲劳感。但另一些专家则认为,这个按键会打乱你的激素分泌,让你陷入睡眠惯性(sleep inertia)的恶性循环,反而得不偿失。
两种意见争论了几十年,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谁都拿不出可靠的实验数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蒂娜·桑德林(Tina Sundelin)博士决定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她和同事们招募了1723名普通志愿者,调查发现其中有69%的人属于夜猫子,常用贪睡键。这些人的年纪普遍较轻,睡眠时间相对较少,白天很容易犯困。研究人员从这群人当中挑出31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被允许用贪睡键懒床半小时,另一组闹钟一响必须立即起床。起床后这两组人立刻被要求做同样的算术题和记忆题,结果发现贪睡组的成绩普遍要比立即起床组好。不过,这个效应在起床40分钟之后便消失了。除此之外,这两组人的荷尔蒙水平、情绪状况、晨困程度和第二天的睡眠质量均无明显差别。
桑德林博士将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2023年10月17日出版的《睡眠研究杂志》(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上。论文指出,闹钟很可能把一个正处于深度睡眠或者眼动睡眠阶段的人叫醒,这是很不好的。而贪睡键则会让一个人进入浅睡眠之后再醒,可能会比较有利。与此同时,如果一个人把闹钟定得晚一点,则可以多睡几分钟,这么做同样也是有好处的。因此,这两种起床方式各有利弊,没有哪种方式绝对有利,大家不必再为自己早上的懒床习惯而内疚了,只要将贪睡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就行。 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