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椋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余毛毛秋天的时候,鸟儿们大抵沉寂下来,并不像在春天和夏天的时候那样,那么卖力地放声高歌。原因是它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已经干完了:求偶,造窝,孵育,育雏。它们变得无所事事起来,开始扎堆抱团,就像有些结了婚有了孩子的人,开始不愿待在家里,而希望和哥们儿聚在一起喝酒泡吧。这一点尤其以椋鸟表现得最明显,它们集聚的数量之多真是惊人。
椋鸟有很多种类,我在我们这个城市就发现过三种:灰椋鸟、丝光椋鸟、黑领椋鸟,而且它们也混群。当它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你是无法分清它们的;它们飞起来的时候,总是黑压压的一大片。它们的扎堆,除了无所事事之外,还有求生存的原因。椋鸟的求生意志似乎格外强,它们知道,如果它单独遇见强敌,死亡的机率是百分之百;而如果和一百只鸟儿在一起,死亡的机率是百分之一。总之,鸟群越大,就越安全。
我家前面是江,后面是河,江边河边都有大片的草地和树林,这为椋鸟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草籽、虫子、果实……我常到河边江边看椋鸟,总结起来就是在河边看“椋鸟线”,在江边看“椋鸟面”。
河是人工开挖的,是城市精心打造的河边公园。河堤之下,草木花卉、平台栈道、供歇息的大石头,布置得错落有致。我常到河边临水的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来,纷披的柳枝正好遮住身形。椋鸟飞行的速度极快,当它们排成一线在我的面前飞过时,时间有时长达几分钟,就像写在河堤草地上的变幻的诗行,那是一种让人想唱歌跳舞的韵律和节奏。
去江边看椋鸟,一般要等到黄昏时分。我家前面有一片樟树林,刚好在一块拆迁空地的边缘,围着绿色的栏板。这里是椋鸟们夜晚落脚的好地方。江堤上长满金色的狗尾巴草,被太阳晒得暖暖的,躲进去谁都觉察不到,包括鸟。从下午4点多开始,椋鸟们就往回飞了,一来一大片,宛若天空中喧嚣的黑云,一片过去后又来一片……它们多到什么地步呢?当我用手机拍下它们,你在图像中几乎找不到白色的空隙,完全被鸟儿们占满。它们的叫声铺天盖地,那气势超过刚放学时从校门中涌出的孩子们。但我并不感觉到吵闹,而且感到振奋和惊奇,并自惭于自己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