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致羞耻症
作者:孙若茜
因为“精致羞耻症”,除了涂个粉底,我平时不怎么化妆。一旦有人发出类似“你皮肤白”之类的评价,我都会以系统自动回复的速度赶紧说:都是抹的。我的化妆包里,最需要技术含量的配置是睫毛膏,几乎不用。一旦出席什么场合能想起用它,我心里都会有这样的潜台词:今天可是已经献上最繁复的礼仪了啊。但接下来,我通常没有勇气展示我的“敬意”,相反,还会因为怕别人看出来而避免近距离的对视。
只有和少数几个姐妹聚会的时候,我才会每次都拼尽全力地以全套妆容参加,而之所以这样,也并不是因为她们能消解掉我的“羞耻”。聚会的情景通常是这样:她们几个见到我,先会骂上一阵我对聚会不积极,出席率低。我一边认领下她们的抱怨,一边在心里为自己愤愤不平——出席率虽然低,但我还是很重视的,瞅瞅姐脸上的大全妆,为了你们我可是都武装到睫毛了!按说像我们这种能在“奔四”的路上还时不时跑出来闲扯的高中时代闺蜜,这样的关系,但凡见面前洗个头,都应该算是显得有些生疏客套了吧。当然,我只会在心里鸣不平,以便让话题尽快切换。
有一次,聊着聊着,她们三个人的目光突然落在了我的脸上。一个问题砸过来:就算见我们,这脸上是不是也太素了,平时也这么出门啊?她们缓缓眨眼,疑问连同各自眼皮上的银色闪粉随着长睫毛的扇动一起悬在了空气中。我也学着缓缓眨眼,为的是让每一根睫毛都有余地发出它们的呐喊:看我,看我!这还不够吗?可惜这声音到了我的嘴边却变成:平时……也只能这样了吧。好吧,我上进一点。接下来的每一次聚会前,我都会提醒自己再努力一点,可越是努力,羞耻感就越会变得多一点。
令我感到羞耻的是什么呢?此前,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直到落笔,我也没有十分满意的答案。但可以确定,一定不是“精致”这个词进入“精致羞耻症”这个专有名词之前的本义:美好,有情致。“精致”本身是一个目的地,我们拼尽全力,不都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有情致,然后,更有情致吗?我不够精致,但我决不反对精致,我喜欢观看别人的精致,并时常深感艳羡。还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我也并不认为涂睫毛膏、扑上闪粉就等于精致,更不认为牛仔裤、球鞋就一定是反精致的。
那么,我时不时的羞耻究竟从哪儿来呢?香水浓会羞耻,高跟鞋会羞耻,耳钉不羞耻但耳环也许会羞耻,项链不羞耻但有吊坠会羞耻,黑白灰不羞耻但穿艳色会羞耻,涂指甲油不羞耻但做有图案的美甲会羞耻……好像,只要变得容易被看见,我就会不同程度地感到“羞耻”。大概,“羞耻”的本义就指向“隐藏”。
“精致羞耻症”在网上被症候群进一步细分:“上班精致羞耻症”“上学精致羞耻症”……很多人的“羞耻”都只会在特定的场合“发作”。“发作”的场合不同,是因为对每个人来说,旁人的目光来自不同的方向,即各自认为最容易被关注或被评价的地方。小红书上有一条描述“上班精致羞耻症”的短视频:女孩周末时的装扮尽是饱和度极高的露肩连衣裙,浓重的眼影红唇,硕大且闪亮的配饰。周一上班时她头发散乱,黑框眼镜遮住半张脸,穿着松垮的白T恤和运动裤,潜台词是:刷牙洗脸已经是最大的尊重了。看到有打扮精致的同事,她蠢蠢欲动,第二天也“盛装”出勤,结果一到单位就被叫到老板办公室,站在装扮朴素的同事们中间,立即成了首当其冲的“显眼包”。老板的问责也落在:你上班就是为了等下班出去约会的吗?出了办公室,扑面而来的就是同事们的揶揄:我真的好佩服起这么早还能化全妆的人!穿得这么短,腿冷不冷啊?这条短视频获赞将近20万,可想与屏幕前多少人达成了共情。
进而有人总结:“精致羞耻症”是一种担心因突出自己而遭受不善对待的自我保护。作为一种社交焦虑,“精致羞耻症”其实并不局限于外貌。网红博主张彩玲就曾经在聊到这个话题时说,她原本以为自己并没有“精致羞耻症”,直到有一次她的加拿大老公到她的办公室,同事们发现,只要他们两个人单独在一起,张彩玲就能用发音标准的英语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可一旦在同事们面前或者录制视频,她就只会说带有浓重东北口音的土味英语。在反思自己并不是刻意为之后,她确定,这就是“精致羞耻症”。
一旦意识到“精致羞耻症”的存在,我们就会时不时地想要去克服,办法是说服自己放松,强化那个“并没有人在看”“并没有人会真的在意”的认识。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心知肚明:就算悉心装扮,自己也依然会平庸地淹没于人群,那么,止不住的羞耻又何必呢?我的一个朋友说,这很像是考试前每个人都声称自己没有复习的心理,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熬了通宵结果成绩还是垫底。羞耻的不是成绩好,甚至不是成绩差,而是用力,以及自己的用力在别人的眼里是用力过猛。换个说法,让我们羞耻的不是“精致”,而是羞耻于追求精致时显现出的力有不逮的狼狈。
有个词叫“配得感”,从字面上解释,是一种相信自己应该怎样或应该得到什么的信念。据说,配得感高的人,自我价值评价很高,很少自我怀疑,也不纠结自己能不能得到,配不配拥有,坚信自己有资格得到更多,变得更好。我想,这样的人一定不会有“精致羞耻症”。那“配得感”从哪儿来呢?我们可能更清楚它是如何失去的。我的朋友告诉我,她清楚地记得那个瞬间——她精心装扮准备赴一场约会,出门前,她的妈妈只说了一个字:“嚯!” 精致羞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