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德》:一个女人在60岁醒来

作者:张斌
《奈德》:一个女人在60岁醒来0奈飞本月初有新片——《奈德》(Nyad),被影评家归为“最典型的美国体育电影”,一般好看,准备泪奔。所谓“最典型”,特点如下:主人公往往是传统意义上的失意者,试图从头再来,眼见希望全无,却能点亮双眸,昂扬内心,凭借绝不服输的精神,最终赢得胜利。奈德便是此种主人公,故事改编自戴安娜·奈德的自传《找到我的路》,这位超级耐力游泳女明星的路是在大海之中。

奈德的故事虽非家喻户晓,但整整十年前还是挺震撼人心的。2013年9月2日,年近64岁的奈德成为第一位没有依靠防鲨栏装置成功横渡佛罗里达海峡的泳者,从古巴一侧哈瓦那下海,不间断游了52小时54分,全程166公里,在美国最南端城市佛罗里达的基维斯特珊瑚岛上岸。横渡海峡并不罕见,泳者中常有勇者,奈德创下纪录的佛罗里达海峡素有“海中珠穆朗玛峰”之名,既艰且险。

戴安娜·奈德成名很早,上世纪70年代,20多岁的她青春闪耀,与闺蜜们满世界享受欢快。奈德自小便是水中蛟龙,接触了马拉松游泳之后,便痴迷于改写人类纪录。1974年,25岁的奈德正在攻读文学博士学位,但并不耽误她以8小时11分的成绩刷新了横渡那不勒斯海峡35公里的纪录。第二年,奈德又一举完成环游曼哈顿岛,45公里用时不到8小时,名噪一时。1978年,奈德乘胜攀登“海中珠穆朗玛峰”,此前一年肯尼迪政府颁布的古巴旅游禁令刚刚解除,从哈瓦那游向佛罗里达成为可能。在一个特殊的防鲨铁栏中,奈德游了近72小时,完成122公里后,终因体力耗尽外加风急浪高,听从医生劝告放弃冲击登船。一年后,三十而立,奈德创下惊人纪录,从巴拿马游到佛罗里达,全程162公里,此后便惜别竞技游泳,转身投入职场。

奈德博士著述不断,包括自传在内曾出过四本书,因其独特的运动经历,则不断出现在电视体育节目主持台前。《奈德》电影中,扮演第一女主角的影星安妮特·贝宁根据剧情安排,特意将一件胸前绣有ABC电视台《世界体育报道》标记的黄色西装挂到衣架上,那既是过往的人生荣耀,也该是当下花甲人生的窘迫,毕竟容颜老去,身材走样,当年的小洋装中看不中穿了。

所谓的花甲之年在电影里被突出了——2009年8月22日,奈德的六十大寿。昔日的约会对象,如今生死难离的好闺蜜、由朱迪·福斯特扮演的邦妮·斯托尔伴在身边,两人的话题始终不离衰老焦虑。奈德一口一个“土埋半截”,声称“在通向衰老的单行线上狂奔不止”,生日派对后在厨房里捧着诗集与邦妮畅谈人生——“生命只有一次,狂野而珍贵,你打算怎么过?”当夜,在浴室镜前,奈德继续念诗——“我还有什么该做而没做的事情呢?最后一切都会太快地死去,难道不是吗?”

那一夜,辗转反侧的奈德眼前出现了32年前自己在海中挥臂划水超过20万次冲击“海中珠穆朗玛峰”的失败,这便是此生唯一该做而没做的事情,她要在有生之年重回大海,完成当年的心愿,哪怕在别人眼中自己已是老女人也在所不惜。对于熟知奈德故事的观影者,电影《奈德》是没有悬念的,历经三年,四次冲击,一生之愿终于达成,将永不言弃、永不言老、永不孤单通通演绎到了极致。当然,这十年来关于这个奇迹也有不少争议,首先奈德冲击纪录之举事先并未得到相关机构的批准;另外,艰难的游程中,奈德多次与团队人员发生身体接触,违反规则,纪录存疑。

《奈德》一片的导演是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和金国威夫妇,他们的大作《徒手攀岩》尽人皆知。面对争议,导演的回应很干脆,影片并非专注于纪录本身,而是在讲述一个女人在60岁时醒来,做出了让其一生不会遗憾的行动。 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