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1261)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我是“00后”,我整顿不了职场

去年,我从一所“211”学校毕业,加入了一家全球化上市企业。这家企业不仅解决北京户口,而且提供免费的单身公寓,老家人眼里,我就是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这一年我过得真的不太快乐。

对我造成最大影响的,就是扑面而来的职场“文化差异”。群体文化,领导不走没人走,宁可在桌上狂敲键盘,大家都不动;酒桌文化,老大没喝高兴,所有人即便凌晨也要陪着;牺牲文化,以身体健康崩盘作为努力的符号,大肆鼓励和赞扬。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我只能收起自己的情绪。

如果一定要往正向描述,倒也可以完全把这些文化辩证理解,但我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痛苦,我无法说服自己认同这样的群体文化、酒桌文化、牺牲文化。

有人说,“00后”应该很勇敢吧?应该很硬气吧?但我想,“00后整顿职场”大概是一种网络狂欢。现实生活中,身边真正敢于这样做的人少之又少。毕竟,如今的大环境下,“饭碗”才是大家安身立命的依靠,“00后”也是要饭碗的,假装情绪稳定终究成了我日常戴上的面具。

压抑的情绪、无法转化的焦虑之下,我的身体开始发胖、频繁发烧,从一个爱说爱笑的e人,变成了一个职场里选择闭麦的i人。有时候我会照照镜子,看镜子里的自己有什么变化,面容倒是无异,但是有一丝丝的憔悴和被束缚的拘谨,自己仿佛不再是自己。

由于受到户口违约的限制,我在五年内无法离开,我不敢想五年后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只能尽力去调节自己。不知何时,我可以真正意义上地蜕变重生,不再刻意扮演情绪稳定,能够达到举重若轻、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境界。

《工作是否在摧毁你》的作者、心理学家大卫·波森说:倦怠会摧毁你的每一样能力,短期记忆、正面乐观的态度,以及统筹、判断与推理能力。我意识到长此以往的内在痛苦和倦怠是不行的,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尝试做一些改变。

我试图在老员工递过来的一杯杯酒面前,不卑不亢地鼓起说不的勇气;我开始加快工作效率,下班时间实在无法脱离苦海就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我努力维护身体的健康,周末报名徒步、爬山等户外运动。

痛则思变,当痛超过一定阈值时,我启动了自我反思的进化开关。对于外在的环境,只有三种选择:改变环境、适应环境、逃离环境。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试图改变外在环境是非常艰难的,只能去改变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让自己变得通透,用积极的小行动去消解不良情绪。希望羽翼丰满之时我能够拥有重新选择环境的自由。

(读者 红豆)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