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再度暂停

作者:谢九

过去几年,我国的房地产税立法停停走走,几度呼之欲出,几度止步不前,充分体现出房地产税所牵涉的利益之复杂,以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性。

简单回顾一下我国房地产税推进过程的反复。2014年,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了房地产税,当时表示要“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不过,在首度提及之后,几年内并没有任何表述和实际行动。

房地产税再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2018年,当时的表述是“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到了2019年,房地产税立法一度呼之欲出,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要“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从稳妥推进变为稳步推进,很多人以为2019年的房地产税立法将有实质性进展。当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也表示,2019年要集中力量落实好党中央确定的重大立法事项,其中就包括房地产税法。

2019年最终并没有完成房地产税立法,后来的推进力度反而放缓,2020年和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都没有提及房地产税。到了2021年10月,一度停滞的房地产税突然提速,当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这让很多人以为房地产税马上要加速推进。

我国房地产税的推进首先要完成立法程序,而这一次直接提到要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等到“条件成熟时,及时制定法律”。这种先试点再立法的提法,让很多人认为房地产税可能要超预期推进。

就在很多人以为部分城市可能会很快迎来房地产税试点时,房地产税改革还是按兵不动,并没有扩大试点范围。2022年3月,财政部有关人士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一些城市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一度呼之欲出的房地产税再度进入暂停状态。

进入2023年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在年初出现反弹态势,有关房地产税的声音再度浮出水面。今年3月,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的文章,指出“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今年4月,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表示,“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体系基本成型”。这些信息更是让人浮想联翩,认为这是为房地产税推出奠定基础。

从最新的发展动态来看,房地产税的推进再度放缓,没有任何城市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从立法进度来看,今年房地产税立法也不在审议名单之列,房地产税再度渐行渐远。

应该说,在当前背景下,房地产税再度放缓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房地产市场更是加速入冬,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推出房地产税,显然会给房地产市场增加更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将这种不确定性传导给中国经济。

我国的房地产税推进过程之所以如此反复,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既需要房地产税带来的好处,又担心房地产税带来的风险。

从好处来看,主要是可以为地方政府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如同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所言:“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入冬之后,土地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很多地方政府都需要增加新的税源,房地产税无疑是最佳选择。”

很多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收入,一旦失去了土地收入,地方政府甚至会面临破产的风险。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有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亮起了红灯,显示出土地市场降温之后,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已经遭遇危机。所以,从增加地方政府收入的角度来看,房地产税自然是越早征收越好。

但是房地产税带来的并不只是税收收入,还可能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更大的压力,让当前拯救楼市的努力付之东流,最终给中国经济复苏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楼市而言,房地产税的影响其实可以视为中性,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影响,并不绝对和房价下跌形成对应。如果是在楼市向上的周期里,整个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房地产税释放出来的压力,可以转移给买方来承担,不会带来太大的降价压力;如果是在当前这种下行周期里推出房地产税,卖方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房地产税将加速房价的下跌,让楼市的寒意更加深重。

当前我国楼市的供需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房地产税如果在此时推出,可能让供过于求的局面更加明显。多套房的持有者将会加速卖出,增加市场的供应,而原本想投资房产的人也会暂停,减少市场上的需求。房地产税将在供需两端对楼市形成双重挤压。

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来看,推出房地产税已经刻不容缓。但是从房地产市场甚至中国经济的角度来看,在当前情况下推出房地产税,又会给本已脆弱的市场增加更大的下行压力。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相比,中国经济的全局显然更具分量,天平的两端孰轻孰重也是一目了然,房地产税再度暂停自然也就毫不意外。

这一次房地产税立法暂缓之后,预计短期之内可能不会再度重启,对房地产市场而言,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下行带来的恐慌情绪。不过,对很多地方政府而言,这也意味着难以指望房地产税来填补土地财政的空白,解决财政困境的难度也会更大。 房地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