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逃税,很难了
作者:邢海洋很久没有演员逃税的新闻了,这次宋祖儿被前员工举报,在娱乐圈炸裂开来,品牌纷纷割席,各大卫视和影视平台也在下架她的作品,税务总局回应将要彻查,这个童星起家、正当红的“95后”小花眼看就要凉了。不过,明星偷税漏税,难度早非昔日可比。
员工举报宋祖儿的偷税方式和金额,都和当年范冰冰、郑爽、薇娅等明星或网红不能比。举报的金额是4500万元,范冰冰、郑爽都是数亿元,薇娅偷税漏税也超过7亿元。有人说,宋祖儿演艺事业正处于起步期,自然不能和巨星比。不妨看看最近曝出来的几桩偷税案:袁冰妍的所谓偷税,其实是花了公司的几十万元用于个人消费,最终法院并没有判定她逃税;9月初,有网友发文说得到了税务部门的通报,他所举报的“00后”女演员蒋依依偷税漏税,税务局稽查局已经确认,并追缴了200余万元的税款和罚款。
蒋依依的案子和宋祖儿目前面临的情形凸显了一个事实:逃税均来自举报,而举报在法律上是有奖励的。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税务违法举报案件经查实并依法处理后,根据举报人的贡献大小,给予举报人追缴税款数额5%以内的奖金。不过奖金数额通常有上限,以不超过10万元为准,对于重大案件,奖励也可以突破这一额度。
举报还只是一方面,税务核查稽查的能力近年来飞速提升,金税工程已经升级到四期,据传到银行存钱,如果是大额,银行就要询问收入来源。国家的金融系统已经扎实了篱笆,全方位监控,大额逃税行为其实已经很难操作了,尤其是对于明星演员的个人所得,收入来源单一,名目只有演艺或代言,是很难找到税务漏洞以逃税、减税的。蒋依依被举报,就是因为她的收入是以个人工作室的名义来收取,收入最终没有留在工作室,又进入了私人账户,这期间的个人所得税款并没有缴纳。类似的情况是完全置于税务系统的监控之下的,只不过前些年监控并不如今日之严厉。
宋祖儿被举报,一是拆分合同,二是将三个工作室注销了。合同拆分和过去演艺圈盛行的阴阳合同完全是两回事,阴阳合同是彻底的欺骗,合同拆分是把业务拆分成不同的部分,有其合理的一面,若非事实确凿,是很难被定罪的。不过注销了工作室,却使得涉税问题复杂化了,这就给查账制造了障碍,含有主观意愿的成分。过去税务稽查不够严格的时候,有些偷税漏税的公司,干脆一把火烧了账目,谎称失火,税务部门也没办法。可现在税务电子化了,数据要上传,销毁证据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所谓百密一疏,偷逃税者的行为还是在税务部门的眼皮底下大规模发生着,最典型的是医药行业。上市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高达3000亿元,是研发费用的两倍,可销售费用中医药代表给医生的回扣是不可能正规走账的,却可以大行其道,可见税务监管还是有漏洞。只不过,演艺行业演员的声誉与收入有着极大的关联,比如宋祖儿,4500万元的逃税可能断送的是未来10年20亿元的收入,风险巨大,有正常思维的演员都会警惕。故而如今的影视业,大额逃税的情况其实罕见,逃税只发生在个人工作室层面,多是小额度的。
经济下行,国家对小微企业采取了扶持政策。或许就有明星打起了工作室的算盘。对于工作室,税务总局有明确的规定,收入10万元以上部分是要按35%来征税的。在经历了演艺业税务风暴之后,各地也都收紧了税务优惠力度。500万元以上则是铁定的查账征收,也就是逐笔收入都需交税。
通过个人工作室避税,数目大了一定会引起税务部门的警觉,明星大额偷逃税,其实很难了。 逃税